習近平講故事

人民日報評論部

去民之患

書名:習近平講故事 作者:人民日報評論部 字數:2197

現在我們非常強調社會穩定。最重要的保證是什麽?是群眾,是千百萬真心實意地擁護四項基本原則和改革開放的群眾。“治政之要在於安民,安民之道在於察其疾苦。”古人議政的這句話,今天依然值得借鑒。隻要我們把民眾的疾苦了解到、處理好,“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隻要我們能真正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以百姓之心為心”,我們的周圍就會吸引和凝聚起千百萬大眾,還愁什麽社會不穩?!明顧炎武有詩雲“勾踐棲山中,國人能致死”,意謂越王勾踐棲於會稽山中,臥薪嚐膽,博得了人民的信任,百姓肯為之捐軀。封建君主與人民的根本利益相悖,然而當他來到人民中間,肯於多少代表一點人民的意願,肯於多少與人民同一點甘苦,人民便可為其“致死”。我們黨的幹部與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相一致,隻要我們密切聯係人民,真正與民同苦、與民同憂,我們必定會重鑄我們與群眾的血肉聯係,我們必定會贏得全體人民的同心同德。

——《幹部的基本功——密切聯係人民群眾》(1989年1月)摘自《擺脫貧困》

延伸閱讀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民本思想深深影響了中國社會幾千年。“治政之要在於安民,安民之道在於察其疾苦”“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兩句古訓,可謂是民本思想的一個縮影。

明萬曆十年,為緩和社會矛盾,張居正向明神宗上疏,奏請在全國範圍內停止帶征錢糧,對於百姓積欠的稅款不再追究。他提出的理由是:“致理之要,惟在於安民,安民之道,在察其疾苦而已。”意思是說,實現國家安定的關鍵,就在於使百姓安居樂業;而要讓百姓安居樂業,就必須體察他們的疾苦。這一“安民”舉措,正是民本思想的體現。

蘇轍是蘇洵之子、蘇軾之弟,生平學問深受其父兄影響,以儒學為主,最慕“亞聖”孟子。蘇轍對王安石變法有不同看法,因此上書神宗皇帝,力陳對新法的看法。在《上神宗皇帝書》中,蘇轍提出了許多重要觀點,“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便是其中之一。蘇轍以此勸諫宋神宗,應把百姓疾苦當作自己的“腹心之疾”來對待,設身處地為百姓消除憂患。

“勾踐棲山中,國人能致死”,出自明末清初思想家顧炎武的《秋山》一詩。1645年清軍南渡擊滅南明弘光政權,顧炎武的幾個親人在嘉定屠殺中蒙難。作者悲憤賦詩,抒發對南明覆亡的痛楚和複國的決心。越王勾踐為報仇雪恥,棲居於會稽山中,臥薪嚐膽,越國百姓情願以死相隨,為國捐軀。作者借用勾踐複國的典故鼓勵南明君臣,隻要有抗敵複國的決心,人民就會群起響應,重整河山。

習近平講述察民疾苦、去民疾患的道理,以之提醒廣大幹部做好群眾工作。要真正把自己放在群眾的位置上,切身體會民心所向、民瘼所在、民生疾苦,把工作做到百姓的心坎上。要堅持把解決民生問題放在各項工作的首位,多了解群眾的期盼,多做雪中送炭的事情。

“以百姓之心為心”,習近平在多個場合都曾表達過這樣的觀點。他曾深情感慨,扶貧是他花精力最多的事情。他曾冒著零下幾十度的嚴寒,深入冰天雪地的邊疆,走進貧瘠困苦的老區,察民情、聽民意、問冷暖。他還寫過這樣的話:“作為一個人民公仆,陝北高原是我的根,因為這裏培養出了我不變的信念:要為人民做實事!”“無論我走到哪裏,永遠是黃土地的兒子。”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