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講故事

人民日報評論部

法門寺的琉璃器

書名:習近平講故事 作者:人民日報評論部 字數:1955

1987年,在中國陝西的法門寺,地宮中出土了20件美輪美奐的琉璃器,這是唐代傳入中國的東羅馬和伊斯蘭的琉璃器。我在欣賞這些域外文物時,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就是對待不同文明,不能隻滿足於欣賞它們產生的精美物件,更應該去領略其中包含的人文精神;不能隻滿足於領略它們對以往人們生活的藝術表現,更應該讓其中蘊藏的精神鮮活起來。

——《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的演講》(2014年3月27日)

延伸閱讀

法門寺位於陝西省寶雞市扶風縣城北10公裏處的法門鎮,始建於東漢末年,被稱為“關中塔廟之祖”。寺內的法門寺塔因葬有釋迦牟尼的指骨舍利,故名“真身寶塔”。唐貞觀年間,法門寺塔改建為4級木塔,但於明隆慶三年(1569年)因地震而倒塌。後又改建為13層八棱磚塔,高47米,極為壯觀。

由於塔身重量過大,塔基下又有地宮,上重下輕,建成54年後,在一次地震中塔身開始向西南傾斜。1981年,在風雨交加中法門寺塔的西半側突然垮塌,塔刹也隨即跌落。1987年,重建新塔、清理塔基時,意外發現地宮。除了4枚舍利、121件金銀器、14件秘色瓷,地宮還出土了20多件琉璃器。

琉璃器自公元3世紀傳入我國後,長期以來,一直被認為是比金銀器還珍貴的物品。這批出土的琉璃器,既有琉璃瓶,也有琉璃盤,還有茶杯和茶托,以伊斯蘭樣式居多,分別由東羅馬、西亞和中國製造,是中西交通和文化交流的重要佐證,文物價值極高。

琉璃器皿雖由域外傳入,卻早已融入唐代人的日常生活,成為其物質文化的重要部分。唐代詩人韋應物就曾以“詠琉璃”為題,盛讚琉璃:“有色同寒冰,無物隔纖塵。象筵看不見,堪將對玉人。”而素有“詩鬼”之稱的李賀也寫道:“琉璃鍾,琥珀濃,小槽酒滴真珠紅。”

文明之間的交流互鑒,既讓中國文化遠播世界,也促進了各國文化和物產傳入華夏。習近平講述他在法門寺欣賞琉璃器的故事,正是要闡釋“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這個道理。

這是中國領導人第一次在聯合國講壇上,全麵闡述對世界文明傳播與發展規律的深刻認識;第一次係統提出“文明的交流與互鑒”是增進各國人民友誼的橋梁、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動力、維護世界和平的紐帶。這次演講中,習近平提出“文明交流互鑒”思想,包括三個層麵內容:文明是多彩的,人類文明因多樣才有交流互鑒的價值;文明是平等的,人類文明因平等才有交流互鑒的前提;文明是包容的,人類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鑒的動力。習近平曾打過一個精妙的比喻:“正如中國人喜歡茶而比利時人喜愛啤酒一樣,茶的含蓄內斂和酒的熱烈奔放代表了品味生命、解讀世界的兩種不同方式。但是,茶和酒並不是不可兼容的,既可以酒逢知己千杯少,也可以品茶品味品人生。”正如他在這次演講中強調的,隻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麽“文明衝突”。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