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殺

末世戰車

第二十二章 木戰(下)

書名:大國殺 作者:末世戰車 字數:13036

凱撒大帝的假幣戰爭。

凱撒大帝決議找到黃花梨木這種“傻瓜心中的黃金樹”,開家木製品加工廠,從傻瓜那裏狂搞一筆。

幾乎與此同時,戰爭的另一方也做出了關於木頭月餅的決策,與萬裏之外凱撒大帝基本上是同一旋律,不過劫掠對象似乎是本國國民。

B59年1月上旬,馬恩羅科帝國內閣擴大會議上,閣老們和內閣增補委員們討論了開戰軍費來源問題。

B世紀殖民地戰爭結束後不久,該國就發生了政變模式或者是兵變模式的政權更替。雙方支持者的主要交火地點就在首都,國家檔案館在戰鬥中起火,據說是內閣閣老們燒毀檔案記錄銷毀罪證。過火之後,整個國家檔案館化為一片廢墟,大量文件檔案被燒光,所有閣老和參會者都死於新國家的建國大審判。這次會議在曆史上的具體記錄早就已經無從查起,隻是從那以後,市場上的超高價土豪月餅多了前來,空前的多了。

據該國民間傳言和當時相關曆史事實,會議做出的最終決定可能是增發貨幣充作軍費。與征稅相比,還是增發貨幣錢來的快,也有效益,短期內民眾幾乎沒有任何感覺,但實際上每個人交的稅都多了,每個該國流通貨幣的使用者都被政府搶劫了。

B世紀殖民地戰爭期間,馬恩羅科帝國第一位在任內閣首相名叫阿合馬。據說就是他在那次會議上提出了“這場戰爭需要多少錢,我們就就印製多少錢”的造錢政策,完全不考慮這樣的貨幣發行量會不會引起貨幣貶值,也沒有采取任何措施平衡物價。

他力主這一舉措的目的很簡單——爭取連任,“在首相位子上幹到死”。

在600多年前,這一帝國統一了馬恩洛克大陸後,帝國嚴格推行了“休養生息”政策。為了能維持得來不易的大一統局麵,帝國高層雙政並舉,一方麵盡可能簡化政府以減少稅收,減輕人民負擔,安撫國內民眾;另一方麵積極向海外擴展,大陸外進行征戰,意圖繼續擴大疆土,增加政府本土外收入來源。200多年前,該國確立了君主立憲製,減稅成為一種習慣,提倡收支平衡財政,不要有財政盈餘,“不多收百姓一絹多餘稅款”。所以,該國國庫貨幣儲備低得可憐,其實沒有大的戰爭,也沒必要搞太多的貨幣儲備。這場戰事爆發前,帝國已經和平了近100年,人民過慣了和平日子,享受慣了平淡富裕穩定的生活,而搞了200年“精確預算,無盈餘財政”的中央財政的府庫裏根本沒有用於支付戰費的錢。

阿合馬從維護自己政治聲譽角度出發,力主“絕不能給百姓加稅”,再者,加稅搞錢還有一個征繳過程,時間上也來不及。

這場戰爭中,隻要需要錢,帝國中央政府似乎就有用不完的錢。在戰爭爆發前,馬恩羅科帝國的百絹花梨神木大額幣最高發行量不會超過五萬枚(每枚理論價值200克黃金),開戰後第三年(B世紀60年),發行量達到一百二十萬枚之巨。短短兩年間,市場上流通的巨額木錢成幾何級數級翻倍增長,堪稱“造錢運動”。短期內,急需的軍費解決了,可暴增的大額貨幣必然會導致惡性通貨膨脹。

這場“造錢運動”開始時的動機可能是為了達到“不加稅”,“不給百姓增加負擔”,但結果卻讓每個百姓都遭受了極大的財產損失。現代社會的印鈔,古代國家的造幣,其實都是一樣的事情,瘋狂造幣必然會導致瘋狂的通脹。

阿合馬首相的“造錢運動”開始之際,凱撒大帝的假幣作坊也有了眉目,隻是兩者的產品與原品似乎都有些差異。

維基百科上這樣解釋花梨神木:馬恩羅科帝國使用一種特殊的木頭(黃花梨樹木芯)作為大麵額貨幣,一種非常精美的月餅賣相木製工藝品,直徑約8cm,厚約3cm,正反兩麵都雕刻有龍鳳徽記,正反兩麵中間分別刻著百絹和花梨神木,側邊刻有密集小字十萬錢。中間額度貨幣使用絹帛,15cm長10cm寬長方形,厚約2毫米,印染工藝加工還帶了點刺繡,上書麵值一絹,後文值千錢。

依照當時的黃金基準國際牌價為基準進行折算。

當時的國際金價基本上在1000聯合帝國羅曼金元一公斤周圍波動。我們就以1000羅曼金元一公斤。

馬恩羅科帝國文件記錄顯示每2000錢為一兩白銀,參照當時金銀比價一比十,也就是說兩萬錢為一兩黃金。

一公斤為1000克,馬恩羅科帝國度量衡製1市斤為640克。1市斤有16兩,該國的1兩為聯合帝國計量標準的40克。公製單位的一公斤為該國25兩。25兩黃金的價格為五十萬錢。

也就是,五十萬錢等於1000羅曼金元。1元羅曼金元等於500錢,也等於一克黃金。這樣算來一絹等於1000錢,等於2元羅曼金元,等於兩克黃金。

那個木頭月餅,百絹就得是200克黃金了,可這個木頭月餅也就50克重。據說是所謂黃花梨木頭做的,重量折價一克木頭換四克黃金,可當時聯合帝國軍普通軍官一個月的工資也就能買四克黃金。不過,這些都是理論上的價格。就像是20世紀40年代某國的美元外匯官價,隻是木牌子上寫的一個數,如此而已。

那時候,帝國的黃花梨木來自雅娜爾殖民地,可這時雅娜爾殖民地與帝國本土的交通已經處於中斷狀態,庫存的黃花梨木也明顯不夠用的,這樣隻有用別的木頭了。另外,黃花梨木雕刻工藝複雜,完全不適宜大規模生產,很難滿足巨大的戰費貨幣需求。

必須選一種易於加工且本土容易搞到的木頭,最終產自納魯殖民地的黃檀等樹種光榮入選。

現實世界中就是用南美洲的黃檀和微凹黃檀來冒充黃花梨的。這兩種木材對所謂業內行家都極具殺傷力。甚至很多行家再三格外注意,依然有好多人都分不清真偽。這兩種木材不僅花紋接近黃花梨,就連香味也酷似黃花梨。因為它們都屬同科木種。這兩種木材廣泛分布於南美一些國家,像巴西,蘇裏南,圭亞那都有這些木材。當地的中國木材公司曾取得過了一些木樣,與海南黃花梨幾乎一樣。南美當地這兩種木材很便宜,但是中國限製進口這兩種木材(這貌似與領導批示有關)。其它國家也有黃檀木和類似微凹黃檀的木材,聰明的奸商們利用人們對黃花梨的一知半解,把大批的黃檀和微凹黃檀從非洲,美洲進口到國內,充當黃花梨來賣。所謂騙子騙傻子。

這兩種木頭價格便宜量又足,木製與黃花梨相比略微易於加工,大批量製造大額“花梨神木”黃花梨月餅,隻要工人足夠多,那產量肯定是杠杠滴。但是成本貌似還有有點高,主要是木製的問題,必須使用的熟練雕刻師傅,可這類人工資不低啊。最終政府采用的是草花梨染色法來製造黃花梨木幣。具體說來,首先要找紋理多少有些像黃花梨的木材,這很好找的,染色後再拋光打蠟。需要多次上色和烘幹,要用暗紫色化學藥水上色,最後要上“好的”木板蠟把它封起來。這種木頭木質柔軟,可是使用雕刻機批量生產。一個月後,以手工稀缺賣點的“花梨神木”終於可以大規模低成本工業化量產了,當月產量是去年同期的十倍,實際最高產能翻了十幾倍。

這樣一搞,這場戰爭中,隻要需要錢,帝國中央政府似乎就有用不完的錢。在戰爭爆發前,馬恩羅科帝國的百絹花梨神木大額幣最高發行量不會超過五萬枚(每枚理論價值200克黃金),開戰後第三年(B世紀60年),發行量達到一百二十萬枚之巨。短短兩年間,市場上流通的巨額木錢成幾何級數級翻倍增長,堪稱“造錢運動”。短期內,急需的軍費解決了,可暴增的大額貨幣必然會導致惡性通貨膨脹。

與阿合馬政府自造的染色假幣相比,凱撒選擇了黃檀木。手工雕刻,精工製造,可謂良心貨幣,這家造的假貨幣比真的還真。與其他曆史上的良幣一樣,凱撒版假黃花梨木幣的最後結局還是被劣幣消滅。隨著馬恩羅科帝國自造假幣的大量上市,花梨神木這款黃花梨木幣的實際購買力一落千丈。凱撒版假貨幣因製造成本太高,混入貨幣體係成本等極高,買來的物資居然不夠支付貨幣成本。

最終,B60年年中,聖羅曼聖蘇尼婭聯合帝國的國營假幣工廠倒閉了。而在此之前,馬恩羅科帝國的貨幣係統也瀕臨崩潰。B59年年初,非常狗血的一件泄密事件,花梨神木的製造工藝流出了……從此,馬恩羅科帝國本土人民開始在自家地下室創造財富——違法自造大額流通貨幣,也就是當今刑法中提及的製造假幣。

假幣這個行當古可謂已有之,古文中被叫做“私鑄”。私人造幣,漢武帝時期就有人這樣了,是個很好的職業,起碼家裏不缺錢花。但隨後不久,漢武帝收回了鑄幣權,五銖錢隻有朝廷造得,其他任何海內一幹人等皆不可鑄造之。大概從那時起,曆史上鑄錢造幣這種事情就完全被中央政府壟斷了,地方政府沒有中央批文搞這個就是謀反,老百姓搞這個就是犯罪……

私鑄錢幣曆朝曆代皆有,屢禁不止就是由於私鑄錢幣有利可圖。近代機製幣的私鑄幣較早可查的是19世紀民間仿造墨西哥和西班牙銀元,當時各地仿鑄的被稱之為“廣板、福板、蘇板”等等。私鑄這些銀幣的目的主要是:1)參與流通;2)從降低含銀量來獲取有價值的金屬銀,這也是直接的利益。民國時期則仿造袁大頭等銀幣,有的是降低含銀量甚至采用非銀的合金鑄造後鍍銀,有的是采用夾心、挖補等方式獲取銀。

由於私鑄鑄造的目的是參與流通和賺取銀兩所以鑄造量一般較大,相對的來說是“薄利多銷”,鑄量少了賺不到錢收不回鑄造成本。這種假貨幣的製造數量往往是驚人的。因此對某一地方的物資市場能造成巨大衝擊。例如,南北朝時期的梁國,大量私鑄錢市麵流通,甚至市麵流通量遠遠多於政府製造的錢幣。自造錢幣越造越多,錢也越來越也小,老百姓買東西動輒以貫論。政府造的真錢被大量收藏,真錢交易時三五十文可抵過百文。即便如此,市麵上也很難見到真幣,很多地區幹脆放棄了在交易中使用銅錢。當時,不少富裕人家使用金銀,而中等以下的平頭百姓則用米油絹帛等進行易貨貿易。這就回歸原始社會了。當時的馬恩羅科帝國民間大額商品交易中就已經是這種情況了。買房子,“金銀拿來,各種木頭堅決不要的”。木幣的貶值還造成了絹帛幣的貶值,進而使得銅幣也有一頂程度的貶值,隻是這些小額流通貨幣還沒有被棄用。

不單是居民日常消費,假幣多了,跟政府打交道能累死人。清代在潮州府各縣市場私鑄銅錢流行成風,給當時潮州政府財稅收入及潮地百姓的日常生活造成很大影響。其時“如或將銀易錢,則官錢價貴,私錢價賤;將錢易物,則官錢私錢同一身份”。本來政府鑄的銅錢按規定每一兩銀兌換一千錢,但在實際市場流通中劣錢良錢互相摻雜,非三千錢,不能按一兩銀納稅,這樣,百姓深受其害。聰明的馬恩羅科帝國各個地方政府眼見著市麵上木頭多的沒數了,就除了地方法規,收稅隻收貴金屬。這下好了,老百姓被征服弄的沒了血汗錢,還要被黃金白銀販子給狠狠宰一頓。底層,中層,上層,空前一致的民怨沸騰!

上層的損失是最大的,他們家家戶戶錢庫裏都有大量的木頭月餅。上層的力量也是最強大的,不隻是他們手裏攢的木頭月餅是各個階層中最多的,他們還身居要職,直接或間接控製著國家機器。這直接導致了假木頭月餅幣內閣的垮台。

毀人錢財甚於殺人父母,阿合馬成了各個階層公認的仇敵,結局似乎隻能是死。

B世紀60年2月15日,剛剛在家中與十幾個情婦集體狂歡過情人節的阿合馬首相全家被殺,死狀甚慘。他的死讓首相府由政府要員的宅邸禁區迅速變成基層辦案人員人來人往的案發現場。這樣大的案子每人敢掩飾什麽,清查現場之後,阿合馬的貪汙行為暴露無遺。

在阿合馬死時,當時的“虛君”名義最高統治者皇帝和真正的實權派多數內閣成員“猶不深知其奸”,估計隻是知道這位首相多少有點貪汙,但與其功績相比,完全應該放棄追究。皇帝甚至還明示政府督察機構省不要深究首相和他的家人。

不久,辦案人員奉命麵見高層匯報工作,皇帝詢問案件詳情,因此事是職業殺手所謂,案情線索不多,隻能說些別的。案發現場,破案線索等等簡略帶過,辦案人員大談特談阿合馬家的“豪華奢靡”,著實令皇帝唏噓不已。見皇帝神色有變,幾個內閣成員果斷添油加醋,所謂“牆倒眾人推”,阿合馬已死,樹倒猢猻散,為了能讓自己的黨羽取而代之,自然把阿合馬多年來的所為“實話實說”。這可不得了,聽完整件事情後,皇帝激惱無比,拍案大怒:“殺掉他的那幫人,幹得好啊!”

皇帝和內閣當即一致同意下詔嚴厲審查阿合馬貪汙案,一定要把阿合馬的黨羽,這幫貪汙犯都從政府中徹底清出去。

抄家清點財產發現,除了這個阿合馬自己有真金白銀土地證不說,阿合馬家裏有小妻情婦二十多人,個個都是真金白銀家財萬貫。據說這位首相外麵還有百餘名情婦,這些人也是出手大方從不缺錢的名媛。單單是這些人花銷就遠遠超出了皇帝等人所能承受的合理貪汙極限。

問及這些哪裏來的,清查他家賬目得知,這些不義之財多數是通過暗箱操作,暗中增發各種計劃外貨幣所得;還有一部分來自各級官員的禮節性拜訪禮品……皇帝與內閣商議後,最終下令,抓幾個典型,其餘的就不要查了……

在這場真假黃花梨木頭貨幣鬧劇中,奸相阿合馬自己發了,可他卻動搖了帝國的經濟根基。阿合馬終於死了,可他帶來的私造貨幣現象依然在啃食著帝國的支柱。

可以說,私造貨幣確實損害了除了造幣者外所有人的利益,理應是重罪,執法嚴苛的時代可能會被株連三族。

元代就對偽造貨幣的刑罰極重,尤其是後期,凡是出現偽鈔案,凡起意者、雕板者、印鈔者、抄紙者、項科號者、蒙裏安藏印造者、收買顏色物料者,“具是同情偽造,皆合處死”。那個時代使用紙鈔,鈔錢的基紙使用一種樹的樹皮製造,這樹和它的皮自然也成了國家控製管製物資。後來木頭皮紙錢造的太多,這樹竟成了瀕危物種,隻能換別的材質造錢,造新版樹皮錢。

當時政府的紙幣曾有“寶鈔”之稱,這種票據曾經遍及天下甚至流通到西亞和歐洲,因為它代表著政府信用,大元帝國的信用。你信大元,他的錢就值錢,並不是錢自己值錢,造錢的材料便宜得很。

後來,麵對傻子百姓們的新任,政府大量造錢,同時,元朝的通貨膨脹不可避免的發生了。元朝“寶鈔”因胡亂發放,弄得鈔賤物貴,民不聊生;最後是:朝廷發了財,政府垮了台。但是還有人提議,既然政府沒啥錢,皇帝應該帶頭節儉,不要揮霍浪費,不要大興土木,不要隨便講排場,不要總出去打獵,不要動不動斥資多少多少巨大投資。錢不夠花就不要花,不要隨便亂印鈔票。但政府不吃這套,錢是政府的,愛咋花咋花,你小老百姓其奈我何?

老百姓造不得,可朝廷卻開足了馬力狂躁,以至於錢多的一車幾百斤的錢隻能買到一袋百餘斤的粟米。

那時的中央政府不限量製造這些實際成本遠低於貨幣麵值的鈔錢,最終製造了這種人人億萬富翁的奇景。當下的非洲津巴布韋就是這樣子的,這貨現在都不用本國貨幣了,全部改用美元外匯券了。

當年的大元朝朝廷豪爽印鈔,無限發鈔,這是不折不扣的政府“私鑄”行為。最終朝廷的信譽和木頭皮貨幣一樣隻能當手紙。那種木頭皮紙錢如廁時使用,感覺應該比當下的紙幣感覺好。今天的流通紙幣使用硬化麻綿加塑料纖維絲混粘紙製造而成,耐磨,硬度高,手感好,但入廁那裏感覺就不太好了,硬度擺在那裏。不信你可以用幾張綠色一元貓委員蹲個馬桶試一下。

對馬恩羅科帝國來說,“奸相”阿合馬的木頭幣不能再用了,沒人信了。資深政客,內閣元老桑哥成為他的繼任者,他一上台就開始整頓貨幣製度,發行新貨幣。鑒於戰區假幣敵軍造花梨神木橫行,新大額貨幣隻在本土進行兌換,新貨幣名為白金幣,共有三個版型,史稱“白金三品”。這種貨幣並不是真的白金,而是用銀和錫混合鑄造的,因為當時國庫庫房裏隻有銀和錫最多。“三品”,其實就是三種大小與紋刻不同的白金錢,代表不同的麵值,一種上麵刻著龍,一種上麵刻著馬,再一種上麵刻著龜。“白金三品”雖然不是真的白金,但帝國政府卻強行給它定出了一個比白金還離譜的麵值。帝國政府規定:一個龍紋錢,圓形龍紋幣重約300克左右,值1000絹帛幣;一個馬紋錢,方形馬紋幣重約60克左右,值100絹帛幣;一個龜紋錢,橢圓形龜紋幣重約25克左右,值10絹帛幣。

盡管是加了貴金屬的貨幣,可依然是信用貨幣,麵值與實際價值相比實在是太離譜。那個時代的銀價很賤,最多三個絹幣就能買到50克白銀。這次新幣發行似乎又是一次對民間財富的掠奪。

白金三品發行後不久,花梨神木停止流通,這意味著聯合帝國庫存的大量良心貨幣自此成了純正的工藝品,殖民地人民手中的木頭貨幣則最終成為對舊帝國的紀念品。

勝利者凱撒大帝在這場假幣戰爭中徹底落敗,貨幣產能一直占絕對優勢的馬恩羅科帝國完全擊敗了聯合帝國。花梨神木的急速貶值使得聯合帝國的假幣製造機構徹底破產,最終也是聯合帝國獲得這場B世紀洲際殖民地戰爭勝利的重要因素之一。

附錄:

真實曆史中的“白金三品”

漢武大帝在公元前119年的財政改革,開啟了一場瘋狂掠奪百姓財富的盛宴。流通貨幣方麵的改革要點就是:在現行流通的“半兩錢”之外,發行一種奇怪的新貨幣“白金三品”。這種貨幣並不是真的白金,而是用銀和錫混合鑄造的,因為皇家的庫房裏隻有銀和錫最多。“三品”,其實就是三種大小與紋刻不同的白金錢,代表不同的麵值,一種上麵刻著龍,一種上麵刻著馬,再一種上麵刻著龜。“白金三品”雖然不是真的白金,但武帝卻強行給它定出了一個比白金還離譜的麵值。離譜到什麽程度呢?武帝規定:一個龍紋錢值三千錢;一個馬紋錢,值五百錢;一個龜紋錢,值三百錢。漢代銀價很賤,每兩不過五十錢。一個龍紋錢標準重量是八兩,用銀價換算,等於四百錢,龍紋錢中還摻雜了大量更廉價的錫,一個龍紋錢的實際價值,其實連一百錢也不到。武帝強製發行這種貨幣,卻堅持要給它定成三千錢,價值虛高到了駭人的地步。武帝濫發這種巨額虛幣,其性質和近代以來政圌府濫發貨幣從老百姓手裏空手套白狼搶奪財富是完全一樣的。不過武帝忽略了一點:這種“白金三品幣”仿造起來不難,老百姓又不是傻圌子,政圌府造我也造,其結果是武帝斂財的目的沒達到,國家的貨幣體圌係已經崩潰了。武帝不得不出台嚴酷的法律,凡有盜鑄行為,不論情節輕重,數額多少,發現後一律處死,結果“自造白金、五銖錢後五歲,赦吏民之坐盜金錢死者數十萬人,其不發覺相殺者不可勝計,赦自出者百餘萬人,然不能半自出,天下大抵已慮皆鑄金錢矣。”(《史記·平準書》)武帝時代的全國人口總數,大致在3000萬-4000萬之間。這就意味著,為了打擊盜鑄之風,武帝不得不把天下至少1/30的人關進監獄,多少人因此而掉了腦袋,則未可知。

出土的“白金三品”近年來有所發現,根據出土實物,圓形龍紋幣重約120克左右,正好約合漢代八兩;方形馬紋幣重約20克左右,橢圓形龜紋幣重約15克左右。據取樣分析,其成分包括銀、錫、銅、鉛等。漢代白銀與銅錢的比價,據《漢書·食貨誌下》所載:“朱提銀重八兩為一流,直一千五百八十。它銀一流直千。”這是王莽在始建國二年(公元10年)進行第三次幣製改革時,所製定的銀錢價格之比,這個比率是相對於重約1克左右的“小泉值一”而言的。也就是說,作為漢代上品銀的朱提銀,每八兩也不過值“小泉值一”一千五百八十枚,普通銀每八兩僅值一千。而武帝所造的“白金三品”,第一等的所謂“白選”重也不過八兩,而且並非純銀,是銀與錫的合金,隻是因為鑄出了龍形的紋飾,其法定價值卻能達到三千枚每枚重約2—2.6克的三銖錢。也就難怪會引起不法之徒的覬覦,以致“吏民之盜鑄白金者不可勝數”了。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