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殺

末世戰車

第七章 庫裏島大海戰

書名:大國殺 作者:末世戰車 字數:13240

B世紀58年10月20日,戰爭第一天,B世紀殖民地洲際戰爭的第一天。

聖羅曼-聖蘇妮亞聯合帝國的先遣艦隊,共計11艘賽琳娜級巡洋艦,在這天全部進入潛水艇模式。參戰部隊全數成為敵軍戰果這在該國海軍戰史上還是第一次。艦隊首戰不利,雖然不是完全的失敗,但11:1的戰績,也跟完全失敗差不多。第一天傍晚,陸軍登陸成功,在一塊完全沒有防禦的海灘上登陸,不成功就怪了。

B世紀58年10月21日,戰爭第二天,庫裏島敵軍開始依托港口周邊要塞嚴防死守,陸軍的地麵進攻很不順利,敵軍的步兵很強大很凶悍。10月22日淩晨,聖羅曼帝國陸軍總算是拿下了庫裏島軍港,一座報廢的軍港,一群英勇的守軍。戰後,這個師全師隻剩不到一半的人了。

第一場海戰,全軍覆沒的先遣艦隊。第一場陸戰,損失過半的參戰部隊。

B世紀58年10月22日的遠征艦隊比任何時候都需要一場勝利。當天上午,勝利的機會就來了,自己找上門的。

10月22日上午8時,馬恩羅科帝國軍援軍到了,出港的駐防海軍分艦隊與援軍艦隊會和。中午12時,這支艦隊仍不走,在軍港外蕩悠著,這明擺著是想打一仗再走。

既然馬恩羅科艦隊想打,那聖羅曼帝國遠征艦隊就隻有奉陪。當天下午14時,這場戰爭首戰中的決戰終於開始了。這是一場兩軍有史以來堪稱最大規模的海戰。

馬恩羅科帝國首戰決戰艦隊:2艘納魯型主力戰列艦,3艘雅娜爾型普通戰列艦,10艘大型巡洋艦,15艘中型巡洋艦。

聖羅曼帝國“首戰即決戰艦隊”:2艘敖德薩級大型戰列艦,20艘企鵝級袖珍戰列艦,150艘賽琳娜巡洋艦。

(聖羅曼帝國和馬恩羅科帝國艦隻技術性能參數全部見作品相關中的說明章節。對於馬恩羅科帝國艦隻,後文還將專開一章探討軍備思想對比,造艦技術優劣的章節)

兩軍對決,哪邊更有勝利的賣相呢?數量哥?質量哥?

即使是留了數十艘賽琳娜在登陸部隊和補給船隊那裏,防敵軍偷襲,我聖羅曼帝國海軍艦隊仍是絕對的數量壓倒優勢。

我聖羅曼帝國海軍遠征艦隊的計劃是這樣的,先留足軍艦看好登陸點的補給船和陸軍,其餘的上。上去的兵分兩路,賽琳娜級巡洋艦在敵軍正麵;2艘敖德薩級大型戰列艦和20艘企鵝級袖珍戰列艦迂回敵軍艦隊(代號A艦隊),在敵艦隊歸路上設伏,給他來個海上伏擊戰。

22日下午13時45分,正麵交鋒的雙方艦隊開始接敵運動。敵艦隊向東,我艦隊向西,雙方都是橫隊展開隊形,船頭對敵。這種隊形對我軍極為有利,主要好處是便於發揮主炮威力;馬恩羅科帝國艦隊則不便充分發揮主炮威力。當時馬恩羅科帝國艦隊是排了一列橫隊,我聖羅曼帝國軍船多,就排了三列橫隊。第一列大約有70艘,第一列戰損則第二第三列前移補充。全艦隊以50艘為一個分艦隊,敵艦隊正麵的70艘分屬三個分艦隊,自北向南非別為B艦隊,C艦隊,D艦隊。

22日下午13時57分,我海軍艦隊當麵之敵,馬恩羅科帝國艦隊的所有軍艦開始右滿舵,全艦隊右滿舵,艦隊駛向大洋深處外海方向。13時59分,敵軍整個艦隊,2艘納魯型主力戰列艦,3艘雅娜爾型普通戰列艦,10艘大型巡洋艦,15艘中型巡洋艦,成縱隊橫在我艦隊麵前。當時,馬恩羅科帝國海軍采用這一陣型是為了充分發揮火力,為了發揮火力,整個艦隊都已最大投影受彈麵積(被彈麵積)出現在我軍進隊麵前。可惜的是當時兩艦隊距離大約10海裏,這一距離對於賽琳娜巡洋艦的150毫米主炮已是末端彈道,無法對敵艦造成很大的損傷。10海裏的距離過遠,發射魚雷的命中概率也很低,也已接近魚雷射程極限。全部都是賽琳娜巡洋艦的敵軍正麵艦隊無所是從,隻能坐視敵軍橫行而過,卻沒有合適的武器打擊敵軍。

與聖羅曼帝國遠征艦隊的無奈相比,在這一距離,馬恩羅科帝國艦隊的大口徑主炮則可以有效的打擊賽琳娜級巡洋艦,尤其是那些戰列艦裝備的280毫米艦炮,隻要命中,那就是毀滅性的損傷,即使是近矢彈也足以造成賽琳娜級巡洋艦船殼破裂進水(理論上說,木殼船船殼韌性好於鐵殼,抗近矢彈損傷能力強於普通鐵殼船)。

14時整,馬恩羅科帝國艦隊開火,戰鬥正式開始。從我軍巡洋艦視角觀察,那些敵軍戰列艦的280mm艦炮高昂著炮口,噴射出巨大的火柱;幾十秒後,至少百餘枚280mm炮彈開始在我軍艦群中著彈,衝天的水柱伴隨著巨大的爆炸聲。被大炮驚擾的海麵還未恢複平靜,接著又是一片衝天水柱,第二輪齊射的炮彈又開始著彈了……

納魯型主力戰列艦,主炮:12門280mm/45倍徑克虜伯SKL/45主炮,6座雙聯炮塔;雅娜爾型普通戰列艦,主炮:8門280mm/45倍徑炮四座雙聯炮塔。這種陣型下,納魯級4座主炮8門炮可用,雅娜爾級全部主炮,4座8門可用,老式大型巡洋艦的前後280毫米雙聯主炮也可發揮威力,以2艘納魯級,3艘雅娜爾級,10艘老式巡洋艦的參戰總敵軍總數計算,2*8+3*8+10*4=80。據此計算,馬恩羅科海軍艦隊每次齊射可發射280mm炮彈80枚。

馬恩羅科艦隊采用的280毫米主炮,實際口徑為11.1英寸(282毫米),可以達到3發/分鍾的射速,炮口初速為844米/秒,主要發射302公斤穿甲彈,射管壽命為210發,發射爆破彈壽命可長達400-600發。火炮射程在發射角等於20o時為18900米,在12000米的距離上可以擊穿的8英寸均質鋼裝甲。

考慮到射手能接受的疲勞程度和齊射的聯絡時間,馬恩羅科帝國艦隊以每分鍾160發的發射頻率轟擊聖羅曼帝國艦隊是毫無壓力的。這支來援艦隊已經跟駐島艦隊充分溝通過了,對於這些艦隻識別手冊裏沒有的新式巡洋艦,用爆破彈就夠了,穿甲彈留著打戰列艦用吧。

馬克羅恩帝國艦隊一邊開火一邊向南行駛,意圖為與敵艦隊保持距離的同時又能給敵艦隊造成足夠大的損失。一波又一波的爆破彈砸向聖羅曼帝國艦隊,終於有軍艦像模像樣的中彈,此前已經有多艘軍艦被敵軍近矢彈損傷,艦隻船殼破裂,修補漏洞,停止前進。

戰鬥進行到22日下午14時07分,編號為F094的巡洋艦被280毫米炮彈直接命中,中彈位置在艦橋下方的前甲板。爆破彈打進去,慣性讓這發炮彈闖進船艙,然後劇烈的爆炸。周邊友艦清楚的記錄了當時的情形――“F094的艦橋整個飛了起開,裏麵的艦長,大副,舵手,都飛出了軍艦。火焰淹沒了整條軍艦,整個軍艦都被炸碎了,我覺著那條船應該沒有任何的生還者。”

命中F094的是一枚280mm榴彈,裝藥量大約在105公斤,105公斤苦味酸炸藥,相當於105公斤C4,說的更直白一點,接近1噸的民用TNT。這發榴彈在爆炸的瞬間引爆了前甲板下放的主炮彈藥庫,這級軍艦的主炮彈藥庫幾乎沒有任何裝甲防護,僅僅是把彈藥放到了水線以下的位置。便宜的軍艦,也就那個樣了。

(軍用TNT其實不是純正的TNT,加了料,民用的也加了料,不過目的和效果跟軍用的相反。苦味酸為淡黃色鮮豔的片狀結晶或粉末,溶於熱水,熔點122.5℃,密度1.763g/?3。爆熱3977.5KJ/100克,爆速7350m/s。威力和猛度均大於著名的通用拆遷大路貨TNT。一公斤標準TNT爆炸可產生420萬焦耳的能量,也就是420KJ/100克。瞧這貨的威力,日本人用這貨是有原因的。)

隨著兩支艦隊距離的接近,賽琳娜級巡洋艦接二連三的爆炸,在馬恩羅科帝國艦隊那裏這景象很是好看,但他們也進入了賽琳娜巡洋艦主炮的有效射程。

22日下午14時20分起,馬恩羅科帝國艦隊多艘軍艦中彈,14時25分,該艦隊有艦隻中彈起火。14時30分,雙方最近距離已經不足5海裏,戰鬥還在繼續,隨著馬恩羅科帝國艦隊向南移動,該艦隊相繼離開了聖羅曼帝國B艦隊,C艦隊正麵,馬恩羅科帝國艦隊開始向左轉向,艦隊艦隻到達預定轉向點左轉,艦隊發揮最大火力炮轟D艦隊,D艦隊艦隻又有多艘中彈。

此時,聖羅曼帝國D艦隊也開始轉向,保持船頭對敵。14時31分左右,D艦隊司令命令所有艦隻向著轉向中的敵艦隊發射魚雷。還有一種說法,命令為各艦向著起火敵艦發射魚雷,具體的命令已無法查清,多數幸存者稱接到的是第一種命令,不過有一點很一致,這些巡洋艦至少進行了兩個波次的魚雷齊射,但因為水兵缺乏訓練,這些魚雷打的很亂,未能形成齊射。就在14時38分,D艦隊的旗艦,F126號巡洋艦中彈。該艦中部艦體中彈,很快就發生了爆炸,14時40分,該艦基本沉沒。這意味著D艦隊喪失了統一指揮。隨即D艦隊隻得以各個巡洋艦中隊為單位投入了戰鬥。

14時41分,我遠征艦隊B艦隊C艦隊開始整體陣型弧線大轉向,保持船頭對準敵軍艦隊。

14時42分,遠征軍艦隊終於有了這場戰鬥的第一個戰果,D艦隊發射的魚雷命中了一條敵軍中型巡洋艦,這條敵艦中部中彈,魚雷爆炸炸起衝天水柱比這艘艦的桅杆還要高。艦體的中部被炸開了一個大洞,海水湧進去,才不到一分鍾,該艦就開始嚴重傾斜了,沉沒是時間問題。

14時45分,該艦後方的一條中型巡洋艦來到該艦附近減速停靠,想對落水友軍實施救援。

14時46分,停在中雷軍艦旁邊的見義勇為者不幸中雷,第三條巡洋艦毫不猶豫的靠了上去,這是一條大型巡洋艦,處於馬恩羅科帝國艦隊整體位置最後方。這兩位見義勇為者落在了隊伍最後麵。

14時50分,完成轉向的我軍遠征艦隊B,C連個分艦隊對聚在一起的這三艘敵軍軍艦發起了攻擊,魚雷齊射。

14時55分-14時57分,魚雷爆炸的衝天水柱在這三艘敵軍軍艦四周不斷騰起,這幾艘軍艦至少中雷兩發,甚至有一發魚雷擊中了敵軍救生艇。這些敵軍軍艦很快都開始下沉,15時10分,他們幾乎從在海麵上消失了。

14時45分起,D艦隊與敵軍艦隊主力的戰鬥進入混戰狀態,以至於BC兩艦隊無法對敵艦實施魚雷射擊。D艦隊衝上去與敵軍混戰,打得很慘……戰後統計這個分艦隊幾乎被敵軍殲滅了。

15時05分-15時07分,敵軍兩艘雅娜爾級戰列艦被大口徑近矢彈擊中,艦隻漏水,還有一艘納魯型主力戰列艦煙筒中彈,劇烈的爆炸完全撕碎了煙筒和附近的桅杆。這些炮火來自於我軍A艦隊各戰列艦的主炮。

15時03分,我軍A艦隊迂回到位,開始對這些敵艦實施遠程火力打擊,先挑大個的打。

15時08分,僥幸未被我軍艦隊擊中的敵軍旗艦下令撤退,戰列艦先走,巡洋艦殿後。敵艦轉向西側,倉皇逃竄。我軍戰列艦隊實施了火力追擊,擊中敵軍雅娜爾級戰列艦艦尾後甲板,另有一艘大型巡洋艦上層建築中彈,桅杆被炸掉。

15時10分,我A艦隊開始分兵攻擊敵軍殿後艦隊。這些敵軍裝甲巡洋艦紛紛四散逃命,多數都趁亂逃出生天,其中多艘軍艦我軍各種火力擊傷。混戰中,有一艘敵軍中型巡洋艦被我軍用魚雷擊沉。

15時15分,D艦隊殘餘截下的三艘部分敵軍斷後巡洋艦成為我軍A艦隊各戰列艦的炮擊目標。這三艘敵艦打出投降信號,但我軍完全不予理會(一說我軍未注意或不懂敵軍信號),仍然是集中了各種重型火力將其徹底擊毀。有兩艘當即劇烈爆炸沉沒,另有一艘完全炸爛,水麵漂著,我軍巡洋艦隊近距離施放魚雷將其擊沉。

15時30分,這片海域的敵艦都消失了,這場海戰結束了,隻有幾艘我軍軍艦的殘骸還在海麵上燒著。

這場數量VS質量比拚戰鬥的結果是:在擁有絕對質量優勢敵人麵前,絕對數量壓倒優勢的帝國遠征艦隊付出了絕對巨大的損失,僅僅是少得可憐的戰果。

我帝國遠征艦隊擊沉敵艦7艘,一艘大型巡洋艦,六艘中型巡洋艦,半數以上是用魚雷擊沉的。艦隊全體官兵一致認為,魚雷絕對是敵艦的克星,此前的多次海戰一再證明了這一點。具體戰果歸屬上,三個巡洋艦分艦隊隊擊沉敵軍四艘,另三艘為戰列艦隊迂回襲擊擊沉。

己方的損失是,五十四艘巡洋艦被擊沉。這一戰場戰果54:7,很不劃算的交換比,無論存噸位、數量、人員損失比,諸多方麵講,這都是超級大敗仗。算上此前被擊沉的十一艘和另外損失的兩艘,我方的賽琳娜級巡洋艦已經被沉了六十七艘。客觀的講,我軍的戰艦有些像謝爾曼,一打就著,打火機一樣,更貼切的說法是,巨型海上莫洛托夫酒瓶。隻要敵艦大口徑火炮擊中我艦,巨大的海上酒瓶就會燃起,直至戰艦沉沒,或者是劇烈的爆炸,軍艦和船員迅速就消失了。受損艦隻以這樣急速模式沉沒的好處是完全不用考慮落水人員救援,其他艦隻可以專心作戰。(尼瑪,不知道這是打仗還是送死!?)

與己方巨大的損失相比,戰果實在是少的可憐。海麵上四處隨波飄蕩著己方軍艦的殘骸,這似乎完全是象征著敵人的勝利。這場首戰可謂是絕對之絕對的虧本買賣。隻是在分戰場的我軍巡洋艦隊取得了一個絕對沒虧本的戰果。

當天下午13時30分許,馬恩羅科帝國的一艘雅娜爾型戰列艦突襲登陸部隊,在幾十艘賽琳娜巡洋艦的狼群衝擊下被迫放棄原艦炮屠殺運輸船喜洋洋計劃。草原狼太多了,再強的森林老虎也架不住啊!果斷逃命。

該艦轉舵時船尾被巡洋艦發射的魚雷命中,舵機損壞,隻能原地打轉,無法撤走。緊接著,該艦船尾後船艙又中一雷,那個位置應該是輪機艙……連中兩雷,這軍艦停在海麵上沒法動了。

賽琳娜級巡洋艦護衛艦隊司令見敵艦中雷動彈不得,命令各艦立即。一條條魚雷射向這艘倒黴的雅娜爾級戰列艦。敵艦又中雷了……

這回僅僅是中雷幾秒鍾功夫,這艘強大的戰列艦就終結了。它不是沉了,幾秒鍾這麽大的軍艦還沉不了。它炸了。猛烈爆炸!轟!這輝煌的爆炸距離它第二次中魚雷僅僅幾秒鍾。這艘雅娜爾級戰列艦以絕壁悲催的全艦爆炸模式宣告了我軍勝出。該艦僅擊沉我軍賽琳娜級巡洋艦2艘。

整體看來,聖羅曼帝國海軍遠征艦隊真的被馬恩羅科帝國打慘了,再來這麽三場慘烈的決戰,這遠征艦隊就完了,就全完了,一艘都沒了。這回敗得尼瑪有些太慘了。可是,聖羅曼帝國軍隊高層所有人都認為這是一次真正的勝利――戰略上的巨大勝利。原因如下:

首先,“敵艦隊陷入我軍艦重圍,渾身解數拚死作戰才得以突圍而去”,“敵軍被迫放棄了庫裏島”。我軍有了前進基地了。雖然這個基地必須修複之後才能使用。

其次,敵軍主要艦隻幾乎都被我軍擊傷,殖民地港口對軍艦的修複能力有限,長時間內敵軍將無法出動足夠數量的主力艦隻與我軍作戰。敵軍修好軍艦或開來新軍艦之前,我軍暫時取得了製海權。

除了這兩條,軍事曆史學家還給這場海戰總結了另一戰果,可謂這場海戰的最大戰果。

戰後,軍事曆史學家認為這一海戰可謂戰爭初期最大的勝利,甚至是決定性的勝利,此戰使得馬恩羅科帝國固化了他的質量製勝論。如果不是過分看中此戰的勝利經驗,這場戰爭中馬恩羅科帝國本可以造出更多軍艦。質量!質量?為了質量,軍艦產量可就得LOW一些了,前線艦隻數量那可就少多了。這可能意味著我軍艦隊的數量優勢會被削弱,我軍艦隊將不會有那樣多的“空閑軍艦”去幹“大大地壞事”。

戰術經驗方麵,我軍此戰有一個極為重要的意外收獲。

雅娜爾型戰列艦中魚雷居然全艦爆炸,另有一艘巡洋艦也是中魚雷慘烈自爆,還有一艘巡洋艦僅僅是被高爆彈擊中上層建築就劇烈爆炸而後二次爆炸沉沒,這些情況讓聯合帝國海軍覺得似乎發現了馬恩羅科帝國軍艦的軟肋,敵軍的那些看上去很強大的軍艦僅僅是看上去強大而已,某一要點一旦被擊中那將是致命的。

“魚雷是敵艦的必殺克星”這一想法直接促成了10個月後賽琳娜II型雷擊巡洋艦問世;而此後的一些列作戰中,我軍機緣巧合的發現了比魚雷更有效的克敵神器――高爆彈,或者說榴彈。

榴彈:也叫開花彈/高爆彈,是炮彈中的“元老”,它“出生”最早,使用最久,子孫也最多。最早的高爆彈是由中國人在公元1000年左右製造的。釣魚城邊上的蒙哥大汗就很歡樂的嚐了一發。味道好極了。“汗為炮風所傷,翌日晨卒”給釣魚城的宋軍榴彈拋射炮兵們讚一個!!這裏就看出來了,榴彈的特點是炸藥裝得比較多,彈殼較薄,主要是利用彈丸爆炸後產生的巨大衝擊波來毀壞目標的。敵艦甲板上排列著裝滿了苦味酸的火箭彈,近距離榴彈爆炸完全可以引爆這些火箭裏的苦味酸和推進劑,接著附近彈庫裏存放的火箭彈也會被引爆,苦味酸燃燒產生的高溫下,整艘軍艦可能會被炸成一條火船……雙方主力艦隊多次交手後,馬恩羅科帝國海軍意識到了在自家軍艦甲板上擺放這些危險品是種極端愚蠢的行為,不過那時候已經太晚了。

………

隨後的幾個月,隻能以等待為主了。雙方都在等援軍,等後勤物資,等其他任何作戰需要的東西。這些東西到得差不多了,再一次的艦隊決戰就會開始。這些日子裏,我軍艦隊沒有閑著,不僅僅是在等待。這些賽琳娜級巡洋艦和後來的補充艦隻充分發揮了軍艦數量優勢,展開針對敵軍運輸力量的破交戰――前無謂艦時代的海上絞殺戰。

附錄:

聖羅曼帝國遠征艦隊賽琳娜級巡洋艦:鐵肋木殼船身,排水量1300噸,艦長86米,寬11米,艙深7.6米,吃水5.3米;1500匹馬力,航速16節。裝備2門150毫米炮(雙聯前主炮),4門120毫米炮(兩側布局),兩具魚雷發射管;乘員160人。該級艦共製造了366艘。

馬恩羅科帝國海軍

納魯型主力戰列艦:

(外形類似德軍拿騷級,數據有很大改動)

排水量:14,800噸(設計)/18,535噸(最大)

尺寸:長166米(全長)/寬28.6米/吃水7.76米

動力:12台蘇爾壽-桑尼克羅夫特鍋爐,三座三缸往複式蒸汽機,主機功率22000馬力,3軸,2舵並列配置

最大速度20節,續航能力9400海裏/10節;2800海裏/19節

主炮:12門280mm/45倍徑克虜伯SKL/45主炮,6座雙聯炮塔;

副炮:12門150mm/45倍徑副炮,12門120mm炮,防魚雷艇,全部舷側單裝。

其他:700毫米火箭彈發射器16具,分具艦體兩側。

裝甲:主裝甲帶100-200毫米;三層裝甲甲板,每層25-30毫米;炮塔90-180毫米;指揮塔300毫米。

艦員:平時1050人,戰時1350人(軍官51名)。

雅娜爾型普通戰列艦:

排水量:11,370噸(設計)/13,300噸(最大)

尺寸(米):148.6x26.6x7.17(吃水)

動力裝置:18台鍋爐,2台帕森斯蒸汽輪機,最大功率42,000馬力(進行改裝後達79,000馬力);

航速:最大20.8節,續航力:14節時4400海裏,18節時3520海裏

主炮:8門280mm/45倍徑炮四座雙聯炮塔

副炮:8門150毫米/45倍徑炮,12門120mm炮,全部舷側單裝。

其他:700毫米火箭彈發射器12具,分具艦體兩側。

乘員:923人,41名軍官。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