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超級書院

狂妄之龍

第430章 南方異動兩極分化

書名:漢末超級書院 作者:狂妄之龍 字數:6994

大漢帝國的商人,在大食國大賺特賺。

他們先是賺取了起義軍的利益,然後在起義軍有了明顯的優勢時,又開始和大食國國王協商,以更好的武器更多物資作為貨物出售給他們,賺取更多更大的利潤。

有了這些好兵器的大食國正規軍,在使用人海戰術的情況下,果斷又反壓了起義軍一頭。而這個尺度掌握得很好,起義軍仿佛隨時都可以翻盤,但是又隱隱被正規軍壓製,使得雙方不得不繼續打下去。

為了掌握這個尺度,華夏工商部、財政部、參謀部可謂是絞盡了腦汁。當然若非派遣的十幾個特派員同樣很牛.‘逼’,隻怕再‘精’於計算,也很難做到這點。

但同樣因為這樣,大漢帝國賺到了二十幾倍於正規貿易的利潤,可以說在大漢帝國,誰都知道發戰爭財是來錢最快的一個途徑了。

可以說若非工商部為了避免某一方優勢過大,從而禁止更多人加入到其中,否則隻怕八成以上的帝國商人,都得組建商隊前往大食國進行貿易。

不過不去也沒什麽,羅瑪帝國、埃及國、南北蠻族、華夏共和國,甚至是剛占據的西州和天竺國,都有不錯的商機,隻是賺得不算太多就是了。沒關係,帝國商人比起冒險,更多人比較喜歡穩,穩定的賺取利潤這種經商模式,在大漢帝國商業界還是很有市場的。

和商人一樣,媒體因為大食國的戰爭情況也賣得‘挺’紅火的。

如今整個大漢帝國十二家報紙,除了新儒周報、養生月報這兩個內容比較純粹,指向‘性’也比較專一的報刊以外,其他的報紙紛紛開辟了異國風情專欄,直接導致報紙的篇幅從一開始的十二張,提升到了十八張。

在異國風情專欄裏麵,大食國的戰爭情況,以及商人在那裏賺取暴利的消息自然是主打,但對於羅瑪帝國、埃及國的風情也有所描述。甚至動用了兩個篇幅的頁麵,專‘門’將一些翻譯成漢字的羅瑪帝國和埃及國的書籍分期刊登出來,多多少少吸引了一批文人墨客前來閱讀。

按照謝信提出的‘吞噬’二字基本要素,所有的文人墨客都知道如何瘋狂的汲取其他民族的優勢思想和學問,同時剔除掉一些關於政治、特定民族思想,以及可能反吞噬華夏民族的糠糟。

不得不說,外國在物理、數算方麵多少有了些成果,結合華夏本土的書籍互相印證,不斷提高,對於在學問道路上不斷前進著的人而言,這是一種幸福滿滿的感覺。

而這些翻譯過的書籍,經過篩選之後,大部分都存入了華夏書院的藏經閣之中。說到底第一個帶頭購買並且翻譯的,也是謝信本人,其他書院還真的不好和謝信搶。

不過謝信也沒有打算獨占,隻是把原本和翻譯本另外找了個區域存放。至於翻譯本的複本,誰若是想要可以‘花’錢過來購買,華夏書院那是絕對歡迎的。

………………………分割線……………………

正所謂‘有人歡喜有人愁’,在大漢帝國喜氣洋洋的時候。華夏共和國境內,卻是顯得有點躁動不安的趨勢。

原因無他,還是因為大食**火貿易的暴利。

隨著華夏共和國,與大漢帝國的互市開展,不少華夏共和國的商人都從報刊上麵得知了這個盛事。看著一份份有關大漢帝國,在大食賺了多少多少的報道,你叫他們就不心癢癢?!

同樣都是商人,他們隻能夠通過幾個專‘門’的互市地點,和大漢帝國進行單項‘交’易。而在他們的東方、南方和西方,萬裏都看不到個人煙,就算有也是很原始的部落,根本語言不通,更談不上貿易了。

司馬懿也曾經打算從中南半島向西,但是卻驀然發現西方的極致便是大漢帝國治下的天竺國,那裏鎮守著國防軍的勁旅,絕對不允許華夏共和國跨雷池一步。

當然司馬懿也可以集中優勢兵力,撕開一道口子,甚至占據整個印度半島,但是他們的本土,必然會受到南下的帝**隊的猛擊。一個不好,就得背井離鄉,從已經變得富庶的江南地區,搬遷到陌生的印度半島去了……

正因為有這個顧慮,所以司馬懿不會攻打印度半島,他治下的那些世家大族同樣不會允許他那麽做!

很遺憾的是,雖然華夏共和國的總統是司馬懿,而且根據新憲法的規定,這位總統的權力已經和皇帝沒什麽區別了,但是涉及根本利益的情況下,直接占據了議會所有席位的世家大族,是不會允許司馬懿乾綱獨斷的。

所以,西去不行,東南兩個方向又沒有市場,華夏共和國唯一能夠進行貿易的就是大漢帝國,偏偏互市就那麽幾個地方,經商的人一多,貨物被壓價就壓得很厲害。

借道?當初華夏共和國**的時候,又問過大漢帝國麽?!

若非是給那些仙人妖怪的麵子,當然還有一些見不得光的目的,大漢帝國早就派人南下,把該屬於他們的地方全部奪回了。

無計可施的情況下,商人們的情緒自然會變得躁動不安。南北經商收入的差距,更是讓這些商隊背後的世家非常不滿。

更別說,很多商人聚會的時候,總有一些不大不小的商會,抱怨著要想辦法加快和大漢帝國的合作,以期徹底開發市場。這個言論很快被其他商會認同,最終被他們背後的世家認同。

大家都覺得,南北其實是一脈相承,本來就不該分彼此。就算政治思想和政策,主要也是利益的述求有所不同,但是在經濟文化上還是有不少可以合作的地方的。

早些時候,大漢帝國提出的文化方麵進行合作,並且表示,隻要共和國答應這點,那麽互市的範圍可以擴大。

司馬懿覺得這會導致華夏共和國被同化,這會‘動搖國本’,所以拒絕了。實際上他的想法是正確的,但是為了擴大互市的範圍,甚至解除互市的限製,很多世家都在考慮著要不要接受這個條例。

從各方麵來看,隻要本國的思想政治教育做得好,那麽就算文化上被動一些,國民的向心力是不會動搖的。尤其若是互市開通,大家賺的錢都增加了,人們的生活提高了,那麽大家也隻會把這個決定,看做是共和國的良政。

誰也沒注意到,這些帶頭慫恿的商隊,有一些實際上早已被大漢帝國給滲透,而更多的則根本就是大漢帝國派來的情報人員,也就是間諜。

潛伏數年,用兵一朝,實際上就那麽簡單!

最終,議會聯合各界商人和集體向總統施壓,就連軍方的將領也開始動搖的情況下,司馬懿最終選擇妥協。

他承諾:允許展開文化方麵的合作,但是必須以華夏共和國為主導。另外要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杜絕被帝國化的危險!

國書遞‘交’給大漢帝國,經過一番討論,以及討價還價之後,雙方達成了共識,並簽訂了文化合作協議。

同一時間,大漢帝國邊境對華夏共和國全麵解鎖,華夏共和國的商人,在邊境領取行商證之後,可以到證件上的城市進行貿易。若是沒有這個行商證,那麽不管他們去哪裏,都不會有人和他們做買賣。

他們也可以選擇不懸掛共和國國旗,但是一旦被發現他們不是大漢帝國的公民,更沒有任何身份證明,那麽他們會第一時間被扣押起來,所有貨物作為走‘私’貨全部沒收,而本人也需要南方派人過來作擔保,並且支付一定罰金之後才能贖走。

如此算來,還真的是‘偷‘雞’不成蝕把米’呢!

更要命的是,貿易的城市絕對不允許出國,甚至西州都不能前往。換言之華夏共和國除了貨物不會再遭到打壓以外,到頭來他們的貿易對象依然隻是大漢帝國。

唯一和外界溝通的機會,就隻能去各大城市,看看什麽時候胡商前來販賣異域商品了,到時候他們倒是可以買點東西回去銷售一下。

隻是這樣一來,利潤就薄了不少,無非就是賺個辛苦錢而已。

想要進一步的自由貿易?可以,進一步進行深入合作,那就是沒問題了!

隻是大漢帝國開出來的條例,讓司馬懿頭皮發麻。

若是答應了,那麽華夏共和國就會分裂成為大漢帝國的行省,雖然依然具備一定的行政**‘性’,但是華夏共和國幾乎已經可以宣布亡國了。

這樣的條例,隻有傻子才會答應,千辛萬苦**出來,誰會答應?!

反正司馬懿看到了條例之後,第一時間就將其撕成了碎片。

隨後仰天長嘯:“大漢帝國,莫要欺人太甚!”

然而他的這聲咆哮,在大漢帝國這個龐然大物的麵前,是那麽的渺小。

條例很難辦到嗎?大漢帝國的內閣可不那麽認為!

思想工作做得好嗎?教書的是誰,司馬懿真的明白?!

他或許不知道,自己的教育係統,早就被大漢帝國滲透完畢。要不然早些時候的青年請願,何以會爆發?

多年的滲透,已經有十多批的畢業生,接受了特殊的洗腦。

他們更加認可大漢帝國,尤其大漢帝國在不斷變強的情況下,他們的這個想法就更加的強烈。

但是因為早些時候的武力鎮壓,他們必須要保持沉默。

然而一切,不過是平靜水麵下的洶湧暗流罷了。

年輕人們在不斷積蓄著自己的實力,隻等著怨念大爆發的那一天!

可以說,到了這一刻,華夏共和國已經分裂成了兩個極端,雖然還不明顯,但是它的確是客觀存在的。之所以不明顯,那是因為暴‘露’出來的瞬間,其中一方必然要離開曆史的舞台,沒有‘陰’陽‘交’融的可能!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