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海風雲記

溫嶺閑人

0436都是一路人

書名:宦海風雲記 作者:溫嶺閑人 字數:6105

送常寧去黨校的,是寧瑞豐的警衛秘餘振夫,餘振夫話很少,開車的時候更是緊閉著嘴巴,兩個人雖然交流不多,卻是互相欣賞,惺惺相惜,還曾經一起喝過酒,酒後又乘興比劃過幾招,常寧心裏很是佩服餘振夫這樣的人,堅守忍耐,經受得住寂寞,有這種意誌力的人,都是了不起的人。!。

車在黨校門前停下的時候,餘振夫難得的露出了一絲微笑,“小常,我隻能送你到這裏,也隻能送你這麽一次了。”

常寧笑道:“餘叔叔,謝了,我也不是謝你送我,而是謝謝你的微笑,因為,這是你第一次對著我微笑,特別珍貴啊。”

目送轎車遠去,常寧提著行李包走進了中央黨校,開始了又一次的學習之旅。

沒過幾天,常寧這個遲到的插班生,也知道了這一期黨校培訓的臨時性。

中央黨校的開班培訓,一般都有固定的時間,每年兩期的,總會在陽曆的一月一日和七月一日準時開課,尤其是正處級幹部的培訓,十分的準時。

可這次稍微透著怪異,常寧他們進校之前,今年的首期處級幹部培訓班早就開課了,常寧他們四月初入校的,並沒有和一月入校的那一期編在一起。

和常寧一起參加培訓班的,一共將近有三百人,分大區編成了七個班,東南地區是四省一市,分別是東海市、之江省、西江省、安山省和江山省,其中之江省有九人,全班有四十六人。

學習倒還在其次,大家都是各級黨校裏熬出來的,各門課程也要考試,但沒有下麵黨校那麽嚴格死板,輔導員公開宣布,考試成績不予公開,讓常寧這樣的人長鬆一口氣,而且教學形式也有別於地方,有一半的時間是討論為主,老師提出論題,讓學員們即興討論,然後各人寫就幾百千字的學習體會,就算是完成了作業。

生活條件也比省黨校的好了不少,兩個人一個房間,電視電話,衛生間等一應俱全,作息時間更為寬鬆靈活,午三節課要點名,是必須到的,下午安排的大多是自修課和討論課,臨時有事可以請假,晚的管理就更靈活了,沒有一定住校的限製,倒給常寧這樣愛往外跑的人創造了機會。

和常寧同一寢室的,是來自安山省的一位縣長,名叫李耀先,今年三十七歲,整整比常寧大了十歲,在班裏也算是老大哥了,現在還是班裏的黨支部記,為人寬厚平和,常寧很快把他當成了忠厚長者和知心大哥。

那時候還是信息閉塞,交流不暢的年代,人與人之間的了解,不經過一段時間的溝通,是很難了解的。

李耀先是安山省南部的蘇陽縣人,高中畢業後參加工作,卻一直在蘇陽縣隔壁的安南縣工作,娶妻生子,成家立業,妻子是化工廠的化驗員,家裏有一男一女兩個小孩,大的念初中,小的念小學,李耀先先是在化工廠工作,後來因為老廠長的提攜,到下麵的鄉鎮幹過幾年,接著是當工業局長、經貿委主任,再後來當主管全縣工業生產的付縣長,和常寧有所不同的是,他沒有當過常務付縣長,而是在去年的換屆選舉中,直接當了縣委付記兼縣長。

此刻,常寧靠在床,望著對麵的李耀先,又瞧瞧過來串門的幾個鄰居,不禁心中大為感慨,其實大家都是幸運兒啊,正趕改革開放、幹部奇缺的年月,破格提撥成了人事製度的主旋律,在座的每一個人,幾乎都是坐過火箭來的,隨著幹部人事製度的逐步完善規範,這種好事越來越少了。

坐在常寧床的,分別是之江省中河縣長魯正貴和長興縣縣委記樸春來,兩個人都是三十六歲,都是今年年初剛提撥到現在任的,坐在李耀先床的,分別是安山省南河縣縣委記方克兢和東州縣縣長劉小樓,兩人一個三十七歲,一個三十五歲,是去年換屆時位的。

魯正貴和常寧原來就見過麵,算得是熟人了,他愛嘮叨,一邊達達的抽著煙,一邊衝常寧笑道:

“小常,你快從實招來,是用了什麽手段,才混進革命隊伍裏來的?”

方克兢操著安山口音的普通話跟著說道:“是啊,你小子不過才二十七歲嘛,也混了個正處級,還讓不讓我們這些當哥哥的活命呀。”

常寧笑而不語,這年頭,光有靠山和能力還不夠,還得有機遇降臨,還在在機遇來臨的時候,敢於伸手去抓住機遇,用他心裏的話說,除了會興風作浪,借題發揮,決定性的因素,還是運氣啊。

長興縣屬之江省寧州市,和青陽不過兩百來公裏,樸春來自然對常寧比較了解,他淡淡的說道:“其實,小常是吃了年齡資曆不夠的虧啊,誰都知道,三縣合一青陽立市,小常是第一大功臣,可現在倒好,新房子造好了,主人卻被一腳踢開了,你們說小常他冤不冤?要是小常有我們這個年紀,肯定進入青陽市常委會,成為堂堂正正的付廳級幹部。”

魯正貴點頭道:“老樸說得沒錯,小常這次是吃虧了,為他人作嫁衣嘛,就說那個孫華洋,原來不過是省經貿委的一名處長,才多少時間啊,先是縣委記,再是地委常委,現在搖身一變,已經是地級市的市委記了,那家夥,行情看漲啊,我借摸著,用不了五年,省委常委會裏,肯定有他的位置嘍。”

常寧在旁邊悄悄的觀察著,這五位同學鮮明的個性特點,讓他印象深刻,李耀先和方克兢劉小樓,都是來自安山省,而且是相對落後的地區,李耀先為人樸實,天性使然,方克兢性格活潑,思緒活躍,而劉小樓則較有城府,是個謹慎且愛動腦子的人,三個人有個共同特點,是對外麵的世界認識不夠。

而兩位之江老鄉卻不同,樸春來所在的長興縣,是寧州乃至之江省經濟發達的縣市之一,是改革開放後,率先有所建樹的地區之一,魯正貴的中河縣,本屬省會城市湖城市管轄,大樹底下好乘涼,曆來就是之江省的老先進,兩個人說話自信,底氣足,樸春來富有思想,觀點獨特,魯正貴務實認真,都是之江省近年湧現的青年才俊,假以時日,一定都有更大的作為。

隻是樸春來有些量窄,魯正貴嘴巴不夠嚴實,常寧的底細,大多是魯正貴不經意間翻出去的。

李耀先還好一些,本來就是室同窗,而方克兢和劉小樓,聽說常寧有個億萬富翁的台灣外公,還是大名鼎鼎的楊北國司令的孫女婿,兩個人前來串門的次數就更多了,當然,嘴不說,心裏肯定要嘀咕,常寧在二十七歲時就幹到了正處級,一定有家庭背景的作用。

看到話題又要轉到自己身了,常寧趕緊坐起來,一邊分著香煙,一邊笑著說道:“各位哥哥,咱們那,還是群策群力,想想我們自己的事,我出個題目啊,我們這個全國正處級幹部臨時培訓班,有什麽與眾不同的地方?就拿我們和隔壁大樓的一月班比。”

魯正貴反應特快,馬說道:“這第一個特點,就是我們是臨時拚湊的,而隔壁的那幫人,是例行公事,每年兩期固定培訓。”

“老魯,你這不是廢話麽,明擺著的事,還用你說啊。”方克兢笑著說道,“我給你們加第二點,我們這幫人都是四十歲以下的,不象隔壁的,有些四十幾歲的老兄弟呢。”

樸春來想了想說道:“第三點,咱們都是近兩年來剛提撥的,都是正職實職幹部。”

李耀先點著頭,不緊不慢的說道:“還有第四點呢,你們有沒有發現,聽說我們這將近三百號人,都是地方幹部,不是縣長就是縣委記,沒有一個是坐機關出身的,小常的政協綜合處長,不過是一個過渡,實際也和我們一樣,都是在下麵經過摸爬滾打才拚出來的。”

一直默不作聲的劉小樓,心裏一動,抬頭望著常寧說道:“小常,莫非,莫非你聽到什麽了,快給我們說說。”

魯正貴也哦了一聲,“小常,陳思透記現在是中組部的代理部長,聽說咱們這個臨時培訓班,就是他親自組織的,你和陳記是老關糸了,一定知道不少內幕消息,你快說來聽聽。”

“哪有什麽內幕消息啊。”常寧笑道,“再說陳記到了中央工作以後,日理萬機的,我倒想見他,可我能見著他嗎?不過,幾位哥哥的分析很有道理,我覺得我們可以從中做些基本判斷。”

幾個人沉默半晌,劉小樓猛的抬頭說道:“我想起來了,剛來報到那一天,中組部的一位處長,和黨校的王主任說過,幹部大交流是新生事物,是幹部培養機製的一次大實驗啊。”

“唉,明白了明白了。”魯正貴一拍大腿說道,“我們臨來的時候,讓我們帶著個人檔案的原件,還把手頭的工作作了全麵的移交,這是早有預謀啊。”

常寧微笑著說道:“我幾乎可以肯定,咱們被中組部看中了,想在幾個月後,安然回到原來的工作崗位,幾乎是不可能的了。”

眾人盡皆默然,處級幹部跨省交流,這個新的創舉,將從他們身開始實踐了。

電話響了起來,常寧拿起來一聽,是楊陽。

“哥哥,我在黨校門口呢。”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