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鑽石人生

笑非

第59章 無懈可擊的背後

書名:我的鑽石人生 作者:笑非 字數:21900

在江湖上闖蕩久了,種種不平之事見得也多,所以初次接觸美路製度的時候,就難免會有些心襟蕩漾了。公正、公開、透明,這難道不正是自己一直苦苦在尋找的機會嗎?幾乎很少有人第一次聽製度就能聽懂,第一次就懂那叫天才——美路中的老師們如是說。我不是天才,自然用了七年才完全徹底搞明白,雖然我的OPP曾將那麽多人引入美路,也改變了那麽多人的人生軌跡。

2002年4月1日以後,為了進一步提振因無限期停辦加入而導致的慘淡人氣,美路先後追加了3%的崗位津貼和3%的浮動獎金,最終形成了今日的“市場開拓獎金”,這也是美路報備給國家相關部門的官樣文章。其實,這隻不過是美路9種12項多層次獎金製度中的第2項而已(第1項“20%零售利潤”自1998年後就已名存實亡)。為了掩蓋多層次獎金計酬,規避《直銷法》中的相關規定,美路後續的7種10項獎金全部體現為“市場推廣費”。當然,這個費到底給多少,還得依據公司那隱忍不言的潛規則,反正公司不會明說,大家心裏也都有數。領導人都講了,管他什麽費,不差錢就行。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這恐怕是國家相關部門做夢都“想”不到的,反正美路就這麽活活給“單層次”了。

通常情況下,傳銷都有買位性質的入會費,少則一千多元,多則好幾千元,甚至五六萬元乃至幾十萬元。目前,國內最多的是大西洋空中直購網省代渠道商一次性500萬元,但都是一次性的,接下來就隻剩下拉人頭了,並不需要反複投資,而美路則不然。

相信每個美路人在剛聽OPP的時候領導人都會告訴你,這是個沒有門檻的生意,也是美路與傳銷的區別之一。可真等到你下定決心準備大展拳腳的時候,領導人又會跟你大講投資意識和老板心態了,這種教育會一直貫穿你美路生涯的始終。為了增強說服力,我們備有大套說辭,譬如在馬路上擺個地攤兒也得有塊塑料布弄幾個鑰匙扣啦,甚至會列舉出一大堆傳統生意的投入產出比,再與美路的“有限”投入和理想化產出一比,乖乖這門生意還真是天上掉下來的林妹妹:投資幾千元幾萬元,奮鬥個三五年,美路就能養你五代人了!於是乎,幹吧,兄弟,你還猶豫什麽?啥?錢不夠?錢不夠你不知道去借?說你企圖心不強你還不信!——這個環節我們叫促成,也稱臨門一腳,在你功力不夠的時候通常是上手領導人代勞的,因為這個時候美路還不是你的生意。實在促不出就拉去開大會,大場麵下大決心,大決心出大投資。首先要做的就是燃燒新人,就算做不起來怎麽也是個大顧客啊——一次性把半年或一年要用的產品買回家,還有獎金,難道不好嗎?而長年泡在會場的我們也覺得這生意不賴呀,助人自助,於是促起來也就沒什麽心理障礙了——心軟就是害了他!說到底,也就辦張卡還算是免費的,不過也得收你20元資料費,咱還是約等於吧。

通常,月初加入的新人起步備貨(自用樣品+周轉備貨)時還會考慮下他們的經濟承受力,但到月中特別是月末加入的新人到底該備多少,則完全取決於上手領導人距離目標的差距了。美路級差製的獎金製度決定了少上一個台階(獎銜)提成比例就少掉3%,再連帶損失些影響力。為了盡可能達成目標,多拿獎金多造勢,首先已有部門的雞血得打足,這通常由一係列的目標培訓來完成;還差多少新人上,差多少就促多少;再不夠就隻能自己囤回來了——反正你要賣貨你要用,不就是提前個把月買回來嗎?還多拿錢,多實惠!隻可惜這樣的情形過不了三兩月就要來上一回,特別是那些死磕銀章亦或是鎖定DD爭做上手鑽石腿的準領導人。總不能因為這點錢拖累整個團隊,拖累你的領導人吧,這叫投資未來!會開多了美路人都相信,隻要上了鑽,這些都是小錢,和將來有錢有閑、養你五代的豐厚回報比起來,那簡直都九牛一毛、不值一提。

無論新人起步是3%(淨額1600元)、6%(淨額4800元),還是9%(淨額9600元),反正在樣品自用和周轉備貨方麵你最終的投入都不可能少於12%(淨額19200元),這還不包括那套價值6800元的極品金鍋,而區別隻在於一次性投入還是分次投入。如果淨水器和空氣清新機再進入市場呢?你總不可能隻做一款沐浴露的“代理”吧!為了更快、更高、更強,有些團隊鼓勵引導新人21%(淨額8萬元)起步,這實在也忒狠了,多數新人都熬不過兩個月的。在多年的市場實踐中我發現,起步備貨在12%以內的,金額越高,起步速度也就越快,而超過12%就漸成反比了。誰說做美路不需要投資?誰說做美路沒有門檻?那些鼓動你3%甚至500元也可以做美路的人,其實隻不過是先將你引入這個圈子,然後再伺機洗你的腦仁兒而已,反正進來了可以慢慢影響,不急,晚些追加投資也是可以的。

本以為第一個月起完步、備完貨也就算了,可接下來還有許多錢等著你花呢。書籍資料你得備,這叫投資工具;西服套裝你得穿,這叫投資形象;每月自用你得狠,這叫投資信心;每出新品你得買,這叫投資樣品;中心房租你得攤,這叫投資場地(使用者付費);逢會必到你得去,這叫投資大腦(每會必到美路必成);月底補貨你得上,這叫投資未來(領導人率先垂範);外地市場你得去,這叫投資團隊;汽車、洋房你得供,這叫投資影響力……月複一月,年複一年,還沒等上鑽你就熬死了,屁股後麵堆著小山一樣的債。美路是掙錢,可掙的沒你花的多。凡是全力以赴做上三年不賠錢的美路人,那都是人才——七年了,我前後認識的DD兩百多個,稱冠的居多,其他係統的也有,他們中的90%都離開了美路,而其中大多數負債2萬~40萬元不等。

十年打工還是工,十年當官一場空;十年經商風雨中,十年美路大負翁——美路人忘了,美路公司打到你賬上的錢它就不是純利!美路人,從來都是沒有成本概念的,就更不要說機會成本了!

自用就是體驗產品,自用就是建立自信,自用就是這麽好的產品你不用誰還用?所以要帶頭用,要成功的要大量用,死都要成功的更要全套用。沒人脈不好銷?嗬嗬,你說得不對,產品首先是要賣給你自己。死都要死在美路裏,所以,再窮,500元總得用吧,鑽石級的每月起碼都在2000元往上。以每個月“自用+銷售”4800元淨額提成576元為例,這點獎金也就隻夠自用了吧。還有每年至少一萬元的學習成本,還有那麽多必需的窟窿要去堵,怎麽辦?用存款!沒存款?那去借!都借遍了怎麽辦?還可以去辦信用卡!信用卡再辦不了那就賣房子!也沒財產了又如何?嗬嗬,你還可以去賣血、賣肉、賣腎!美路就是棺材鋪的生意,總有一天等到你!

對於那些還在苦苦煎熬的新人們來說,DD可是他們做夢都渴望攀上的山峰。DD雖號稱年薪十萬元,可那是毛利,新人們在聽計劃的時候總有種純利般的錯覺,及至你意識到還有大把營業開銷需要支出的時候,你早已被深度套牢了,你那僅剩的一點自我和理智也早被大會蕩滌得一幹二淨。因為你一開始就貪婪,接著是恐懼,再然後開始抱著一種僥幸心理,因為你看到台上有那麽多被包裝得金光燦燦的成功者,因為領導人告訴你:你是最棒的!你也可以做得到!刨除所有開銷,DD最好的結果就是收支平衡,除非你是Q12 DD,那樣的話或許年底還有一筆幾萬元的穩健Q獎金可以拿。可有幾個人能做到Q12 DD?做過DD的人都知道,連續12個月鎖定銀章那簡直就是克難英雄的魔鬼周和天堂路。可不自用呢?你的市場再大也隻是一張空網,公司的利潤和高階們的獎金可全都著落在你和你的團隊身上呢,你才是真正的顧客,你和你現在以及未來的團隊才是這個生意的關鍵。燃燒吧,火鳥!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隻可惜你是燃料!

美路在DD之前如何才能賺到錢?這個問題一直是我在美路最後一年苦思冥想、揮之不去的困惑。如果最底層的3%、6%、9%撐不住,那12%、15%就撐不住;如果12%、15%撐不住,那銀章、金章、DD們就撐不住;如果DD撐不住,那翡翠、鑽石就撐不住;如果連鑽石都撐不住了,那皇冠大使們的保障和自由又在哪裏呢?金字塔從來都是從最底層一層層崩塌的。從1995年至今,四千多萬人加入過美路,如今,除了六十多萬活躍營銷人員外,其他的都成了“屍體”,十五年來累計產生的一千餘戶鑽石如今也隻剩下四百多戶,其中很多都還在風雨飄搖中。於是,隻有不斷打雞血,飛機炸大炮轟,然後產生出更多會議成本,回去興奮沒兩天,接下來就是日複一日地雪上加霜,美路人生從此陷入惡性循環……於是,隻有源源不斷找來幹柴,用他們的激情和業績去烘烤那些早已在風雨中濕得透透的朽木,於是,一代舊貌換新顏……

部分1998年前就加入且獎銜在明珠以上的現役高階們(至少行鑽以上)還算幸運,他們現在位列食物鏈的高端,因為加入夠早也夠努力,下麵的市場基數甚為龐大,東邊日出西邊雨,市場總還能勉強維持動態平衡,即便業績下滑收入減少,總還不至於麵有菜色捉襟見肘吧,也不那麽惹眼,可他們總得飛來飛去地四處救火,哪還顧得上自己的獎銜在OPP裏居然是可以有錢有閑的了。

在美路中,無論你是什麽獎銜,如果你橫排沒有兩戶以上鑽石且深度在七代領導人以上,那這種相對平衡你也是休想得到的!可即便如此,部分高階也還是難以幸免,這就跟小學生常做的那道算術題一樣:池子這邊每小時水流出100立方米,池子那邊每小時水流入80立方米,請問池子裏的水多長時間流幹?作為本土第一戶鑽石、皇冠大使風華姐為什麽要低折?因為不低折就保不住皇冠大使的獎銜,而沒有獎銜就會失去影響力,沒有影響力那本就雪上加霜的市場就會更快分崩離析……實在是太可怕了,還是鋌而走險來得容易。皇冠大使都如此了,那四鑽、三鑽、雙鑽、行鑽和鑽石們呢?聽說四鑽劉國慶都跌到隻剩雙鑽了,鑽石們自然更慘,跌到翡翠甚至DD都不止。參加不了鑽石海外遊就放不了宣揚夢想、自由的PPT,部門那邊決計是瞞不過去的,於是囤貨、低折、衝業績成了救命稻草……反正製度上也鼓勵他們這麽幹。

至於那些本就夢想著一飛衝天的DD、翡翠們,為了海外旅遊和上鑽後所謂的影響力,不惜買出或做出一條甚至兩條DD腿也要奮力一搏了。湛江一戶鑽石為了上鑽欠下幾百萬元的高利貸,恐怕想跳樓都難了吧。做低折、借高利貸都還是下策,上上策是激發團隊、部門的夢想和目標——讓下麵人鎖定目標把貨囤回家豈不妙哉?美路中“配合的心態”講的其實主要就是這個。級差製的獎勵機製正是導致囤貨和低折的罪魁,而人性與製度的交相輝映則共同譜寫了今日美路市場的種種亂相。

什麽是市場開拓獎金?麵對那些麵有菜色、日漸困惑的12%、15%準領導人們,領導人會解釋,所謂市場開拓獎,是讓你拿去開拓市場而不是享受生活的;對窮得叮當的銀章、金章,領導人會說,久旱逢甘露,這點錢當然不夠花,因為你的架構還不穩;對又直又細的DD,領導人會說,拚吧,上到鑽石自然就能見到錢,沒有參加過鑽石海外遊千萬別說你做過美路……無論你有什麽問題,最後都統統歸結到心態上,實在溝通不了就是你心態不好,如不趕緊開會調整心態,那你就等著被當做病毒隔離吧。在21%(銀章、金章和DD)之前,你永遠都是入不敷出的!在美路中,良好的心態是可以當飯吃的。所以,曆經七年的淒風苦雨之後,我的心態被訓練得無比堅強,哪怕泰山崩殂於前,這可真是我意想不到的收獲……

細看製度我們不難發現,幾乎所有用於幫助新人理解獎金計算模式的案例都存在過於理想化的天才假設。以DD年薪十萬元為例:一戶合格DD一年12個月其中6個月淨額達標8萬元,每月稅後收入8000元左右。而餘下6個月通常是很難維係8萬元的,我們假設其中三個月營業額為12%(淨額19200元),每月稅後收入2000元左右;另外三個月15%(淨額3.2萬元),每月稅後收入3000元左右。就市場實況而言,這已經是很理想化的狀態了,即便這樣算下來,一戶合格DD的年毛收入最高一般在6.3萬元左右,就是說通常情況下,一戶DD的年毛收入約等於你團隊全年業績的10%。那DD年薪十萬元又是怎麽來的呢?如果我們假設一戶DD月月都能達到八萬元(即Q12 DD),那每月8000元左右的收入加在一起就是年薪9.6萬元,約等於十萬元。當然,為了避免新人注意這其實是Q12 DD的月收入總和,Q12穩健獎金自然不會計算在內。而這一切,是一個新人在初聽製度的時候永遠都無法注意到的。DD實際年毛收入六萬多元,再減去自用、生活(著裝、吃飯、電話、房租等)、會議(路費、食宿及門票)、中心(裝修及房租)、車貸(首付及還貸)、溝通(資料及消費)、送貨(路費)等相關成本,不賠錢就已經是世界第九大奇跡了。

而做一戶DD到底要多久?快則一年,慢則十幾年,而其間付出的辛苦和代價我想在傳統行業中也不難拿到這個收入吧。哪怕你隻是個底層的打工仔,最起碼,你的生活也遠比一戶DD要快樂瀟灑得多!

再來看看美路人最引以為豪的所謂超越,這是所謂美路與傳銷的區別之一,也是許多傳統老板最為看重從而欣然加入的關鍵所在。剛聽製度的新人們會以為,隻要自己下麵出現一個21%(即銀章),那自己就理所當然可以拿到一個4%領導獎金(即當月3200元)了,殊不知要想拿到4%其實還有兩個前提:

其一,你必須是經銷商,否則即便是你推薦的部門其市場業績也與你無關,你也隻能拿到你“自用+銷售”相對應的提成比例及銷售傭金。而這,自然不在對新人OPP的講解範圍之內,理由很充分,那就是不要把新人搞得太複雜,越簡單才越有可行性。作為中國特色之一,經銷商機製是美路中國有別於其他國家的最大不同之一。這種獨特的附加機製最大的好處在於,可以讓美路多層次的團隊隸屬關係從形式上轉變為與美路公司單獨簽約的獨立經營者,從而在形式上完成從多層次向單層次的華麗轉身。這是美路規避《直銷法》的應對之策,而如何成為經銷商則是美路公司的家務事了,國家相關部門又能奈何?而這種機製最大的危害,除了讓剛加入的新人即便推薦了部門也拿不到團隊計酬,從而經濟更加緊張外,更進一步助長了新人的囤貨行為,增加了新人的經營成本。高啊,實在是高!作為美路中國的第一批經銷商,我有幸見證了這種機製的整個變遷。

2003年的時候,美路規定:要申請成為經銷商必須一年內任意6個月符合9%(淨額9600元)/月,為了盡快取得資格拿到差額獎金(即市場開拓獎金中團隊計酬的部分,或市場開拓獎金中除去個人銷售傭金的部分),於是新人一加入便連續6個月做9%,這期間除了拚命銷售、玩兒命推薦外,業績不夠時買回來那自是家常便飯;後來取得經銷商資格的條件變更為一年內任意3個月符合9%/月,再後來又變為一年內任意6個月符合6%(淨額4800)/月,再然後是一年內任意3個月符合6%/月……這樣的變化每年都會有,搞得人不勝其煩,可又能奈何?有財力的幹脆直接引導一加入就連續買回來,這才是最簡單的。盡快擁有市場所有權(即取得團隊計酬的資格)才是王道,為此美路人可以不惜任何代價!

現在,新的規定是一年內任意某月個人“自用+銷售”不低於6%,同時當月理論差額獎金必須高於300元,也就說新人必須一加入就至少買回來一個6%,同時必須在隨後的某個月裏保證同一個月至少有3個6%的部門,除了拚命拉人外,你別無他途。同時,這也意味著新人在拚命推薦部門的時候卻拿不到任何差額獎金,直至符合條件為止。雖然美路承諾成為經銷商後前期的差額獎金予以返還,但在這之前,新人必須經受很長時間的心理折磨和經濟危機。這不僅涉及每月複雜的業績設計和獎金計算,同時也是新人必須額外承受的經濟負擔——為了盡快達標擺脫困境,必要的時候隻有一個字:買!

當你終於達標擁有了申請資格以為可以長籲一口氣的時候,你突然發現還不行,因為你還得向美路公司提交當地工商核發的個體工商營業執照。辦一本這樣的執照意味著一千多元甚至更多的額外支出,以及年底執照年檢時一係列的相關管理費用,最重要的是後來國家規定:營業執照必須隨附一份非一樓店麵的商住房屋承租合同。這意味著早期編造的承租合同亦或是家庭住址都不能再用了,你總不能為了一本執照去租一年寫字樓吧!因為轉年執照年檢的時候你還得提供這樣一份實名製的承租合同,而一個商用或商住兩用的地址隻能辦理一個執照。特別是在大城市,這樣昂貴的經營成本讓多少好不容易擁有資格的美路人最終失去了自己市場的所有權。因為這個美路人花了多少錢囤貨我不知道!因為這個“死”了多少美路人我也不知道!我所知道的是,這種現象在所有係統和團隊都極為普遍。

其二,就是自己的個人部門業績總合當月必須累計達到8萬元以上;或者至少要達到15%,在這種情況下,你可以拿到的4%領導獎金為(32000×4%=1280元)。當然,這個老美路都是知道的,但新人根本不可能了解,理由還是太複雜了新人聽不懂,所以要盡可能把製度講得簡單些。這下可好,一簡單就把關鍵點給簡單掉了。通常情況下,在部門上完銀章後我會在《製度深度分析》中講到這一塊,畢竟美路是不可能重複計算獎金的,否則分配體係必然崩潰。美路的獎勵機製設計得非常巧妙,這是美路曆經五十多年而曆久彌新的重中之重。

從理論上講,超越是可以實現的,但實際上,除開個人努力外,能不能超越還有一個天時、地利、人和的問題。雅涵是極善做陌生的那種人才,上個衛生間都能認識人,可即便如此,她也時常在我耳旁哀歎,1995年那些美路海歸一天可以在廣州街頭拉來上百人浩浩蕩蕩地去開會,可她卻未必每天都能拉個人來。對此,她的結論是,1995年的美路人們還很新鮮,這與1998年美路鋪天蓋地的傳銷惡名以及今日美路在社會上的種種負麵新聞早已不可同日而語。這是什麽?這就是天時!3S的創辦人陳老板在中國市場的獎銜和收入都要小於他的前排——璀璨國際的創辦人周先生,為什麽?因為陳老板是土生土長的馬來西亞華人,而周先生則是澳大利亞的新移民——這就是地利!當年的廣東五大名翡之一鄭先生,做了多年美路還是個翡翠,可一與18家公司的董事長羅小姐結婚就在一年內從翡翠直衝皇冠大使了——這就是人和!

再看周先生和陳先生這對皇冠大使,無論是從演講的高度、深度、底蘊和張力,還是從跑動市場的頻率,周先生都是無法與其妹夫陳先生相提並論的。2004年陳先生上皇冠大使的時候,周先生還是個四鑽,可四鑽的營業額有63個億,而作為周先生前排的陳先生,其市場營業額是34個億,自然,周先生的這63億中包含了陳先生的34億。從獎銜上看,陳先生已經超越周先生了,可從獎金收入和市場份額上看,陳先生卻遠遠不及,為什麽?答案隻有一個:誰叫周先生加入更早!誰叫你陳先生是周先生的市場!

從獎銜、收入和成就上講,美路稱冠大家長付先生早已超越了他的領導人、雙鑽傑瑞博士,但這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傑瑞博士過早的退休。從某種意義上,傑瑞博士的市場遠比付先生的市場要穩健得多,因為傑瑞博士的市場份額和旗下高階要遠比付先生多得多,畢竟美路全球華人三大體係——稱冠、超越和卓絕都在其麾下,天塌下來有他們頂著呢。獎銜是可以被超越的,收入或許也可以,但市場份額及其穩定性卻是永遠都不可能被超越的。你敢說付先生的市場比傑瑞博士的更大、更穩?在美路中,唯有一種超越是確定無疑的,那就是當你的上手停下來而你還在繼續努力接著幹,其實,傳統行業又何嚐不是如此。

這是一個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的行業,誰最早加入誰就最有可能站在金字塔的頂端,這也是為什麽每有新直銷公司開業,就會有一批美路人跳槽的原因所在了——這些逐水草而居的遊牧民族可都是明白人!

超越?最快的超越就是跳槽!

在美路的製度講解中,4%領導獎金的可超越性可說是非常重要的板塊了,曾經以為看得明白,結果跳出來一想,原來還有另外一重境界。當然,比起某些直傳銷完全不能超越來說,美路在這點也算是走在了時代前列吧。

美路的獎金製度可以說是非常複雜的,還真不是一般人看看就能懂,更不可能聽一次就完全明白。想當初,江西的朱安生也硬是聽了七八遍才完全“明白”過來的。和傳銷的五階三進製、三商製比起來,美路的製度自然是更加完善也更加先進的,特別是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你既要銷售又要拉人,既要做寬又要做深還要做穩,同時還得把你的部門培養成才,隻有這樣你才真的“有錢”拿,活脫脫把人的潛力發揮到了極致。所以做美路累,當然,個人的提升也很多,這是實話,對此我不想否認,同時,這也正是美路之所以能成為“黃埔軍校”被各家直傳銷公司競相挖牆腳的根本所在吧。

作為從DD邁向鑽石的過渡,在美路中有兩個獎銜不能不提,那就是紅寶石DD和明珠DD,一個是寬度獎金,一個是深度獎金。而先做寬還是先做深?一直以來都是美路中一個理論不休的話題,也是美路初期相當困惑我們的一塊疑雲,為此,雅涵沒少和我討論,也請教了不少前輩和大師。終於,做寬一派漸占上風,上手領導們開始大會小會地宣揚要想上鑽先做紅寶,相信不少美路人也曾這樣被灌輸過。領導人的理論是紅寶石不僅可以多拿錢,還可以為上鑽儲備足夠的人才,總不能老從矬子裏麵拔將軍吧。就這樣,邁向巔峰的路線圖最終被定義為:銀章→紅寶石→鑽石→皇冠大使。

在2002年10月的最後一天,傍晚時分的公司店鋪裏,雅涵正為要不要上紅寶石而顧慮重重。那時,我們算完當月所有業績還差兩萬多元淨額才能上到紅寶石。積極的部門大多都還在店鋪,大家都在為自己的目標作最後的努力。可該出的業績基本都出了,餘下的窟窿又該著落在哪裏呢?自己買回來在財力上顯然是行不通的,但美路人就是有這種化腐朽為神奇的力量——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這,就是信念的力量。我把雅涵拉到一邊,堅定地告訴她:“上,為什麽不上?一定要上!”那時,全店鋪唯有一個來自大港團隊的純新人是跟著朋友到店鋪來參觀的,雖然聽過製度也看過示範,但卻從來沒有開過大會見過世麵,她還遠遠沒有到下定決心的程度。可為了目標我們一擁而上,我主講製度分析,雅涵渲染遠景價值,她的介紹人也在一旁時不時就敲敲邊鼓,再加上團隊其他夥伴你一言我一語,所有技巧都用上了,愣是把這個新人活生生給拽了出來。可臨時被拽出來的新人又哪會恰巧就帶著那麽多現金呢?於是打電話通知家裏轉賬、大家七拚八湊,臨末了還是差了800多元業績。店鋪所有人都走光了,全公司都眼巴巴地望著我們等下班呢,最後我們硬是從公司員工手裏借來了這800多元打完貨才幸福地離開。

這是我們第一次上紅寶石,也是最後一次。兩個月後雅涵上了明珠,又過了八個月上了翡翠,再過一年又上了鑽石,可就是再沒做過紅寶石。作為紅寶石,隻要你上過一次那你就永遠都是,可你隻有在達成目標的當月才能拿到這個獎金。為了能再次品味紅寶石的滋味,雅涵後來拿出了很多時間去拓寬前排,可人的精力畢竟是有限的,寬度出來了可深度的發展卻活活被耽誤了,這就是我們上鑽後深度銀章不多,也是很多骨幹在2005—2006年的淒風冷雨中堅持不下來的根本原因所在。

個人部門雙倍銀章業績的紅寶石可不是那麽好當的,它隻能是美路路上順便采摘的花,為了這個虛銜和當月那多出來的2%獎金,犧牲掉市場深度實在是得不償失。作為金字塔結構的美路團隊,隻有團隊骨幹有足夠多市場深度幫他們扛著時,他們才有可能有足夠的信心和足夠的獎金堅持足夠長的時間。

作為紅寶石,你最大的意義就是為你的上手合格領導人(指個人部門符合銀章的上手)創造雙倍的4%領導獎金。在你個人部門業績≥8萬元的情況下,你上手合格領導人的4%其實正是來自於你的個人部門業績,相信這是很多美路人都不知道的秘密,難怪那麽多領導人會鼓勵自己的部門去血拚紅寶石了。從紅寶石上到鑽石的領導人,其市場架構肯定是難以為繼的,得到了有限的紅寶石獎金卻失去了更多的明珠獎金以及未來,值得嗎?那些鼓勵你拚紅寶石的上手,要麽無知,要麽就是自私,這種陽光下的陷阱也不知道坑進去了多少美路人的夢想。

在第一次給新人講OPP的時候,紅寶石獎金通常都會講得很簡略,而明珠獎金則不然,這也從另一個側麵印證了紅寶石和明珠到底孰重孰輕?

如圖所示,在講解明珠獎金的時候,領導人通常都會畫出上麵那個天才般的、完美無瑕的明珠架構,光單筆明珠獎金一個月就有兩萬多元,這還沒算那7份4%的領導獎金,新人的眼睛登時就直了。可問題在於:有誰會明白,寬度足夠且深度如此眾多的銀章架構需要多少年的打拚?在當今的市場情況下十年恐怕也不止吧,這幾乎就是一個小行鑽(DD×7)的市場架構。其實,與前麵的其他獎金一樣,當月符合你就當月拿錢,當月不符合即便頂著獎銜你也是一樣沒有錢的。新人們都會有這種假象,那就是月月都有這麽多錢,根本不考慮下月這些銀章是不是還是合格的銀章。反正在他們的印象中凡是上去了的就一定是穩定的,而這種錯覺和假象難道不正是領導人刻意要營造的效果嗎?

真相其實恰恰就在最不引人注意的地方。在製度講解中,領導人是不會去分析和計算M1、M2、M3和M4當月收入的,難道他們不是明珠嗎?其實,這種明珠才恰恰是你最有可能成為的那一種。成為明珠,卻很有可能一分錢明珠獎金也拿不到,因為你的深度沒有銀章。在中國,這種拿不到明珠獎金亦或是拿過一次很久以後才拿第二次的明珠恐怕為數不少吧。在我們整個大團隊中,最勤奮的DD朱安生做美路至今已經八年了,他目前實際的架構恐怕和M1最為接近。離開美路之後,我問他下麵的夥伴,你覺得自己比朱老師更聰明、更勤奮,還是運氣更好?亦或是你的學曆、人脈、素質和能力比他更強?那憑什麽你認為自己五年就一定可以上鑽石?自己就一定可以超越?不考慮市場穩定因素和其他一切可能發生的意外,被最理想的架構計算出來的最理想的收入吸引進來的美路新丁們,又怎麽不會在未來的市場風雨中深深地失望呢?其實,所謂的鑽石年薪70萬元又何嚐不是如此!

在美路人心中,相信成為鑽石一定是相當成功的裏程碑了。年薪70萬元?這或是一戶Q12鑽石(即6條鑽石腿當年都是Q12 DD)最理想狀況下的最高年收入了吧。接下來,還是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一戶合格鑽石的年毛收入其實也可能是這個樣子的:

1. 市場開拓獎金:假定個人部門每月平均15%(32000元),這是能拿到4%的最底線,已經很仁慈了。月均3000×12個月=3.6萬元/年

2. 領導獎金4%:假定橫排6戶DD全年其中6個月業績符合8萬元成為合格DD

80000×4%×6個月×5個=9.6萬元/年(因個人部門不符合8萬元,故拿6-1個4%)

32000×4%×6個月×1個=0.768萬元

3. DD穩健獎金:0元/年

4. 紅寶石獎2%:0元/年

5. 明珠獎金1%:0元/年(假定深度無銀章)

6. 0.25% 翡翠花紅:約1.5萬元左右

7. 0.25% 鑽石花紅:約4萬元左右

全年稅前總計:19.468萬元≈ 20萬元

是不是很讓大家失望?如果虛構鑽石腿(如囤貨、低折、排線亦或是操縱業績),那全年的毛收入還會更少,少到隻有翡翠分紅和鑽石分紅,再外加一個所謂的海外旅遊!見過天天騎自行車坐公交的翡翠、鑽石嗎?我見過,還美其名曰低碳環保、強身健體。其實,即便是規範運作、架構合理,鑽石的全年毛收入充其量也隻有美路OPP中宣稱的40%左右。在美路中,領導人是很難實話實說的,因為這個生意如果不神奇就沒有吸引力了,還怎麽讓你打貨辭職全力以赴?為了掩蓋一個謊言,往往要編造更多的謊言……一切為了影響力!在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的抉擇麵前,人性又怎麽可能高尚得起來呢?

上到翡翠以後,你就有了所謂的年終花紅和一次性獎金。先別忙著高興,關鍵在於,是不是努力就一定能夠達得到?達到了是否就一定會有那麽多?鑽石究竟有沒有70萬元是這樣,皇冠大使也亦然!按照美路人的製度講解,皇冠大使一年的收入至少也得在1000萬元以上。作為要升體係的創辦人、全球華人首位皇冠大使伍彩芸的收入在大夥的心目中想必應該更高,其實,伍彩芸的真實的年收入大約在470萬~480萬港幣之間,不會更多了。

細數從3%、6%、9%到鑽石、皇冠大使的各級獎金,你會發現,在美路中每跳一級你的理論收入幾乎就會翻上一倍,越到高階,收入自然也就越高,這與累積製傳銷級別越高收入越呈邊際效益遞減(即收入增幅越來越少)正好相反。西方文化是英雄創造曆史的文化,所以在好萊塢大片裏總是花樣翻新地不斷塑造著各色英雄,同理,在美路的分配機製裏也是如此。看看自翡翠以上的各種分紅、一次性獎金,特別是金額龐大的FAA獎金,你就不難理解為什麽會有那麽多高階要鼓勵部門囤貨、低折、衝業績了!老師們總是說,錯過一個能上DD的人,那你這輩子至少會損失600萬元,因為一個DD一生會為你創造總計超過600萬元的收益,當然,這是假定你是皇冠大使且FAA在20分以上的前提下。無怪乎會有那麽多美路人每見新人就像再生父母一般,眼裏都會噴出火來!寧可錯殺一千,也不放過一個!——這就是美路人對待新人的原則!

越往高階美路的收入也就越高,可在銀章之前卻幾乎賺不到什麽錢,即使DD亦是如此,能不賠錢已屬極品。再反觀極少數美路皇冠大使的豪門人生,不免生出些“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些許感慨了。真不知道如此劫貧濟富的製度還有何公平可言?或許公開,或許透明,但卻從不公正,更奢談什麽無懈可擊?

如果說上鑽的幾率是四萬分之一,那能夠上到皇冠大使的幾率恐怕就更低了吧。自20世紀50年代美路創立至今,上億人加入過美路,全球活躍營銷人員390萬(2000年數據),產生皇冠大使總計67戶(2010年數據),其中過半數至今未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不在職收入,與其如此,還真不如買彩票來得更加直接。

製度是有成本的,而且是更加長期的成本。一句話,一切成本都是機會成本——用這句話來考察一種製度的得失顯得尤為恰當。實行一種製度是為了達成某個目標,而這個目標對社會而言價值幾何?為了同樣一個目標,是否有其他成本更低的手段?如果有,就說明現行製度有修正甚至取消的必要!9種12項早已成為當今主流人人詬病卻仍然我自巋然不動的現象!

時間已經過去了整整50多年,在很多人眼中,今日的美路無疑已經成為直銷的代名詞,它創造了稱冠、超越、卓絕三大華人體係,也創造了不少皇冠大使的“成功”典範,但,在邁向皇冠大使的過程中所付出的時間、資金、管理和人力成本也是不應回避的。今天,即便我們從直銷市場的實操角度來看,其製度也存在著與現代講求速度、效率的快節奏時代相脫節的現象,這是由於其曆史發展的階段性所致,畢竟,公司創業早、時間長、盤子大,船大自然難調頭。所以,盡管美路創造了世界直銷史上的奇跡,但我們仍不難發現其獎金製度中的一些曆史缺痕:

1. 時間成本高

從3%到21%到更高的級別,直銷商麵臨著領導、推薦、銷售的三重壓力,既要維護既有團隊穩定,又要指導團隊開拓人脈,還要不斷擴大銷售業績,加上繁重的團隊係統化管理和培訓事務,時間成本高。

2. 資金成本高

在美路月歸零的製度要求下,每個經銷商必然麵臨月底業績的考核,加上公司同一財年內達到DD部門數量和上手完成業績的硬性要求,衝業績成為不可或缺的一步,所以足夠的財力支持必不可少。

3. 管理成本高

在經典的管理學原理中,一個領導的管理寬度不宜超過8~10人,何況美路需要的不單是管理,推薦和銷售兩項工作也少不了,同時還更需強化“複製”兩個字,在完成每月額定業績指標的時候,還要兼顧團隊的領導和推薦,並狠抓下線業績,其管理成本也夠高。

4. 人力成本高

在美路的獎金製度裏,成功的標準是以其可以培育出的DD數量來衡量的。一個DD又要帶出更多部門,再繁殖出盡可能多的小部門,遍及無數消費群體,在漫長的升級過程中,如果沒有合適的係統引導,在人治管理的無係統性和避重就輕的心理惰性下,堅持下來的經銷商無愧“英雄”二字,恐怕也隻有大浪淘沙留下的精英,才能真正體會“一將功成萬骨枯”的感覺。換言之,美路的高淘汰率是有目共睹的,美路經銷商的活躍率不高也足以證明這一點。

與很多非法傳銷相比,美路沒有高額的入門費,但每月歸零不斷投入,於是美路人就這樣被冷水煮了青蛙,被鈍刀子拉了肉,在日複一日的自用、開會、衝業績中被一點點放幹了血。做美路不僅會失敗,從而欠下數額不等的債務,還會喪失穩健務實的心態,更有可能失去寶貴的青春。當你在美路中蹉跎多年再重新開始的時候,你恐怕早已無力再麵對自己的人生了,這也是為什麽會有那麽多人在離開美路後又會加入其他直傳銷,因為隻有在那些公司中,他們才更容易被接納、被認同。就主流社會而言,他們早就被時代的車輪碾得粉碎,這可真是無言的悲哀。

真正的美路事業絕不是我們想象的可以一夜暴富的發財捷徑,它應該和許多工作一樣,不過是一種職業、一種通過努力贏得別人認可的謀生手段。像其他行業一樣,也許有一天,由於你的努力,你也會獲得成功,但同樣也有可能失敗。而我們的錯誤在於將這一普通事業過分地渲染和神話,以至於使它變得人人都敬而遠之、退避三舍,甚至變成唯恐避之不及的妖魔。事實上,對於消費者而言,它不過是一種可供選擇的商品,對經營者也不過是一種可以放心向你的客戶微笑推廣的商品,談不上什麽偉大亦或是神奇,更不可能是改變你一生的機會,僅此而已。

人,都是跟隨製度起舞的!一個好的製度可以把壞人變好人,而一個壞的製度卻可以將好人變壞人。在這樣一片罪惡的土壤上,又怎能期待開出善良的花?

套用美路裏常講的一句話:“朋友,見過冰山嗎?您所知道的美路可能隻是冰山一角而已,關鍵是——您,看懂了嗎?”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