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陽補天

南都校尉

第231章 武當論道再遇徒

書名:九陽補天 作者:南都校尉 字數:5932

“前輩,你莫要這樣說道,等他內功修為深了,還是無法如此,豈不是要說你當初騙他了。”張翠山笑著說,“無忌,這是道術,你師公也是修道之人,也略微會有一些道術,以後你會慢慢知道的。”

也是無巧不成書,幾人行走沒幾天,張翠山一家就遇到了天鷹教的海船,成雲帆自己也當會尋常道人,在夫婦倆的竭力邀請下,又在小無忌的纏惱下,也不得不與他們一起乘船回歸中土,經過這一年多的相處,張翠山一家對成雲帆自然是尊崇有佳,視作前輩高人和知己。

一行人不日便望大陸而等岸,對於一眾江湖人士是如何威逼利誘張翠山夫婦,要其說出這謝遜及屠龍刀的下落,成雲帆一直沒有參與,隻是在房中打坐修行。張翠山夫婦也怕打擾其靜修,惹來紅塵俗事。就直說是半道所救之東海求仙的道人,眾位武林人士自然不會為難不知內情的純粹修道人士,成雲帆也樂得清靜自在。

沒過兩日,張翠山夫婦和前來迎接的俞蓮舟等武當同門碰麵,再次登船溯江而上。

成雲帆本欲直接分道揚鑣為九陽穀煉製丹藥,怎奈張翠山一家苦苦哀求,要其上武當會麵師傅,言道過了家師百歲壽誕再下山不遲,成雲帆想了想,也不耽誤太多時間,與張三豐這個百歲老道見一麵倒也是可以,世上人能過百歲已是難得,此老道必然對道法也自有體悟,互相印證一二也許有助於修行也說不定,想到此就點頭應下。

這江船一路偏又遇著逆風,舟行甚緩。張翠山和師父及諸兄弟分別十年,急欲會見,到了安慶後便想舍舟乘馬。

俞蓮舟卻道:“五弟,咱們還是坐船的好,雖然遲到數日,但坐在船艙之中,少生事端。今日江湖之上,不知有多少人要查問你義兄下落。”

殷素素道:“我們和二伯同行,難道有人敢阻俞二俠的大駕?”

俞蓮舟道:“我們師兄弟七人聯手,或者沒人能阻得住,單是我和五弟二人,怎敵得過源源而來的高手?何況隻盼此事能善加罷休,又何必多結冤家?”

張翠山點頭道:“二哥說的不錯。”

上江船沒多久,張翠山夫婦才從新將俞蓮舟與成雲帆做了介紹。那俞蓮舟聽說成雲帆乃世外修行多年的得道之人,也自是恭敬有禮,如同對師傅張三豐一般。舟行數日,到得武穴,便已是湖北省境。

因馬上是張三豐百歲壽誕之日,張翠山一家便要張羅禮物,又耽擱些時辰。

再次開船,俞蓮舟與張氏夫婦說起師傅的事是口若懸河。

俞蓮舟毫不隱瞞的道:“我這次下山時,師父正閉關靜修。盼望咱們上山時,他老人家已經開關。”

殷素素道:“我爹爹昔年跟我說道,他一生所欽佩的人物隻有兩位,一是明教陽教主,他已經逝世,此外便隻是尊師張真人。連少林派的‘見聞智性’四大高僧,我爹爹也不怎麽佩服。張真人今年百歲高齡,修持之深,當世無有其匹。現下還要閉關,是修練長生不老之術麽?”

說到這裏,還看了一眼旁邊的成雲帆,見成雲帆隻是靜坐,沒有任何言語表情,知道是得道之人的功法自然。

幾人自然有說到當年少林的覺遠傳授無色、郭襄、張三豐《九陽神功》的秘辛,幾人都聽的很是神往,最後俞蓮舟總結說:“當年傳得《九陽真經》的三位,悟性各有不同,根柢也大有差異。武功是無色大師最高;郭女俠是郭大俠和黃幫主之女,所學最博;恩師當時武功全無根基,但正因如此,所學反而最精純。是以少林、峨嵋、武當三派,一個得其‘高’,一個得其‘博’,一個得其‘純’。三派武功各有所長,但也可說各有所短。”殷素素道:“那位覺遠祖師,武功之高,該是百世難逢了。”

殷素素還不盡興,有些感慨的說:“前輩,你修行日深,見識廣博,可否知道這九陽神功是何人創所,為何出自少林寺呢?”

俞蓮舟、張翠山自然也很想弄明白,一臉翹首以待的樣子,成雲帆也不想掃興,就把自己前世知道的加上後來自己的推斷,說了出來。

原來當年第一次華山論劍後,王重陽得到《九陰真經》,隨後應邀前往大理與段智興切磋武藝,回來途中遇到一無名神僧,兩人也印證了武學修為,那老僧聽聞王重陽有《九陰真經》,便借閱翻讀,王重陽見他是有道高僧,自然沒有拒絕。然而那老僧看後,就感歎一句:“既有九陰,當有九陽,才算珠聯璧合,功法自然。”說著翩然而去。

說到這裏,成雲帆淡淡的笑道說:“當年王道長也隻是講了這些,所以如今聽你們講述,貧道推斷出,應是這神僧參九陰真經創造出就養生,不過這並不一定是《九陽神功》的真實來曆,不過是我的推斷罷了,貧道姑妄言之,你們姑妄聽之。”

幾人聽後都甚覺有理,很快俞蓮舟像想起什麽的說:“前輩,聽你這麽講,你與重陽真人也有交往,如今算來,可不都有一百多年了,你如今相貌…”說到這裏,已經是駭然不敢再語。張翠山本以為成雲帆乃世外修行高人,左不過和師傅差不多年紀,眼見比師傅還高領,怎能不震驚。

見諸人表情,成雲帆笑著說:“你等不必如此神情,豈不聞洞中方一日,世上已百年。”的說法,貧道常年在深山洞府修行,甚少出走紅塵,故而你等有百年之感,對貧道而言,不過短短幾百日而已。”

殷素素見此,又像想起什麽的問:“前輩,那如今江湖上流行的‘寶刀屠龍、號令天下;倚天不出,誰與爭鋒’的偈語是什麽意思,可有什麽深奧機密呢?”

成雲帆這次沒有讓他們如願,笑著說:“不可說,說不得。隻是你等身為武林人士,要知道改朝換代之際,總是難免一場血雨腥風,你等好自為之,貧道涉紅塵太多,反而不妙。”

眾人見此,也略微知道修行之人最不喜歡牽絆紅塵俗務,因而不再打聽。

隨後的時日,定是那些同船江湖人士早就將張翠山夫婦回歸中土,有謝遜和屠龍刀的下落,因而幾次三番遇到圍追堵截和挑釁的武林人士,也多虧幾人武功不弱,又夠機敏,才逐漸和武當諸人匯合,不日也到了武當山腳下。

早在遇到武當首徒宋遠橋後,幾人也基本知道成雲帆的情況,因而都是極為尊重,想著師傅百歲壽誕有得道高人前來,也是一大喜事,便匆匆飛鴿傳書到武當。

隻見這武當山真是氣衝雲霄,筆直陡峭,諸峰林立,靈氣不錯,也是世間一處不可多得的洞天福地,不愧是傳說中真武大帝的道場。

幾人來到武當山下的解劍破,成雲帆遠遠就看到一須發皆白,麵容清矍的老者,他一甩拂塵,直呼:“無量天尊!”,飄然就到了成雲帆那麵前。

打個了稽首說:“老道張三豐,得弟子所報,有同道修行前輩駕臨武當,真是喜不自勝,特在山下恭候!”

其他武當弟子和門人見張三豐和一個年輕的道士躬身行禮,都是極為不解。

隻見成雲帆一甩袖袍,勁風過去,張三豐正要彎下的腰身陡然打住,已經自然直起。

成雲帆這也才打了個稽首說:“世外修行之人,少有踏足江湖,今聞老道你百歲壽誕,機緣巧合,遂來一晤,我等都是修道之人,不必拘禮。”

“前輩真是修為高深,道法自然,這天罡之氣純淨、溫和,乃返璞歸真,自然之道也。當年華山一別,竟近百餘年,前輩麵容不改分毫,老道我修道八十餘年,所修之道真是坐井觀天,與前輩之道真是夏蟲冰語,不可同日而語。”

“張老道,你此話又有所誤,既然都是道,又哪裏有夏蟲冰語之別呢,豈不聞天道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隻不過體悟深淺而已。”成雲帆依舊與張三豐打著機鋒。

兩人說到此,相視哈哈大笑。

張三豐正欲請成雲帆上山,這是跑來一十歲左右的小孩,還帶著童音的說:“師公,怎的還沒上山來呀?叫我好等。”

“你這娃娃,師公有同道敘話,你且一邊玩去。”張三豐愛憐的拍著他的腦袋說。

那宋遠橋聽此,也連忙說:“青書,還不過來?師公有要事呢!”

成雲帆見此心下一愣,這時候那傳承令牌又有任務發布:收水木屬性雙靈根弟子一名,獎勵功勳三千點,水法煉丹功法一部。

看著眼前那後來命運悲催的宋青書,成雲帆有些無奈起來,又見他骨骼清奇,測靈盤一照,居然是水木屬性靈根,是個修仙的好苗子。不忍他明珠暗投,以後淒慘遭遇,自己能幫一點是一點,心下遂有了計較。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