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殖民海外

回憶破天

第554章 故土難離

書名:三國之殖民海外 作者:回憶破天 字數:4611

楚軍活躍在河北戰場之上的多是八旗兵,而且這些八旗是經過性格、忠誠、家庭、對漢家的向往程度等等多方麵挑選的,又以聖象八旗兵最是卑微。

華夏大陸經曆了數十年的大小戰亂,特別是如今曆經了幾次牽動全國的大亂,老弱首先就因為流離失所、缺衣少食、沒有自衛能力等等多方麵原因,最容易被淘汰。

其次淘汰率最高的反而不是相對弱小的女子,而是男丁。

隨軍民夫苦力,征戰殺場的將士,都是男丁,死起人來都是成批成批的,男人死多了,可不就是女多男少,加上大肆拉壯丁當兵,地方上多是女子。

楚軍拯救的也以女子為主,這麽多的單身女子總不能全給楚軍境內的漢人男子做妾吧?

時下是封建的一夫一妻多妾製,有錢有地的楚軍及軍民都是不缺正妻的,連妾都不缺,作為一窮二白的難民女子根本輪不上做楚軍轄地漢人的妻子,連做妾都要排隊。

特別是有錢有勢有田地有賜妾的楚軍將士,很多都是妾室泛濫,有時候妾室太多,耕地多,種子有限啊,這繁衍後代也會受到影響。

為此楚軍出現的一個現象,加上曹性也有意推波助瀾,很多沒有漢籍的八旗兵會入贅漢人女子家。

入贅享受不到了妻妾成群,完完全全的隸屬於入贅的家庭,但卻是最快得到漢籍的方法,未來兩人的孩子還是純正的漢人,享受著純正的漢人子弟待遇,如入學補助,入伍優待等等。

漢籍也是有分別的,雖然名義上入漢籍就都是漢人,但被賜漢姓漢籍的有功之異族多了,慢慢就被與純正的漢人區分開來。

異族入漢籍往往會被稱為歸化漢籍,地位遠高於未歸化的夷籍,但已經出現了次於正牌漢籍的現象,如當兵歸化漢籍多是入八旗,而入不了待遇最好的正兵。

這使得很多已經獲得了漢姓漢籍的歸化夷人,都會選擇入贅純血漢家,更別說沒有得到過歸化漢籍的夷人。

同時很多漢人女子也不用再排隊去給他人做妾,特別是家中香火就要斷了的女子,她們多會選擇招有錢有田夷人八旗兵入贅。

——

一個月的時間過去。

青州北海國滄海海岸新建的港口城市,剛剛來到這裏的曹性正在虎豹義從的護衛下,觀看著河北乘船而來的難民。

身上臃腫的三重甲給曹性提供了保護的同時,幾十斤的重量也一直壓著他,曹性從未非宅院以外的地方去卸甲,仿佛習慣了這幾十斤的負重。

說來也該習慣了,日複一日的穿了五六年了,恐怕已經感覺不到了三重甲的重量,就像感覺不到了戰場上流淌的鮮血一樣。

文武依舊位列他左右,這次文官之首是東萊趕過來的王修,在這個地位崇高、汗馬功勞的老曹軍謀主麵前,不管是世家大族荀家謀主,還是陳楊這個同樣老資格,都要往後排。

“叔治先生,我們又有好些日子沒見了呢!這些年多虧了你的操勞才有了如今的楚軍。”

曹性對王修恭敬的像個學生,這也是他一直以來對待王修的態度,從未改過。

王修生性耿直爽快,對於這份師生禮一直受用著:

“你是主公,這個是老夫應該做的,倒是主公不愧對老夫的這份追隨!”

“哈哈!”

曹性大笑兩聲就恢複了正色:

“叔治先生你最是珍惜時間,不在乎俗禮,我也就直入主題了。”

曹性眼睛看著正在碼頭上登陸的河北難民:

“齊趙開戰以來,北海作為主要的難民聚集分配地,如今安置了多少難民?”

王修語氣有些憂傷:

“不算這一批,黃河南北一共來個一百零三萬五千四百零一位難民,其中男丁……”

王修直接精確到了個位數,顯然是沒少花精力在這上麵,詳細的匯報完之後,王修說出了自己的擔憂:

“主公,據統計,有超過四成的難民選擇去遼東,隻有一成選擇去江南,將近五成的難民寧願在北海國喝粥吊命,都要就留在這觀望,期盼著有一天能回到家鄉。

為了發揮這些留在北海國的難民的作用,老夫私下將他們組織起來,負責修繕船隻、城牆、道路等等,也讓他們賺點零工錢。

哪知他們看有零工可做,更多的人不願離開了。

妨礙了主公的開疆擴土殖民大計,某甘願受罰!”

曹性隻是搖頭,沒有要責罰王修的意思。

故土難離有太多的因素在裏麵了,鄉情、對未知地的害怕、家鄉的土地、慵懶性等等,都隻是其中之一,在殖民成為主流,讓無數人享受到殖民上的好處之前,殖民的進度會無比的緩慢。

自己在北海國乃至所有難民收容所的製度都是一樣的,每天每人隻提供兩碗粥,七八歲以下的小孩子還算能吃個半飽,成人就隻能是吊著個命了。

而且每一碗粥都是有人監督著你吃完的,不吃完你可以倒回來,但不能帶著粥離開,以確保弱小們的吊命粥不會被搶。

有時候會有些修路、修城牆、修房子等等零工給他們做,零工多是管飽,還有工錢拿,但零工都是很少的,挨餓才是主流。

但就算是這樣,也比他們之前的日子好的多,也造成了更多的人不願意去未知的地方。

“多組織一些宣傳吧!什麽說書、演講、戲曲等等,同時向全軍征求意見,看有沒有誰有更好的辦法。”

“諾!”

楚軍工作效率極快,曹性的命令很快開始在內部傳開,並傳到了剛剛獲得護送任務停靠北海國碼頭上的曹雀那裏。

村姑與聖象八旗兵愛情已經傳開,兩人那叫一個如膠如漆,引得很多像村姑這樣的單身女子、孤寡女子羨慕,特別是聽說了對方要入贅。

村姑的娘家那叫一個高興,村姑娘家本有五個親兄弟,可都先後被黃巾、官兵、趙軍拉了壯丁一去不回,大哥家的獨苗因為沒錢看病,發燒燒成了傻子……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