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殖民海外

回憶破天

第382章 殿前大博士 國士

書名:三國之殖民海外 作者:回憶破天 字數:4856

丞相府,袁隗坐於主座,堂中左上首和次首的位置被空缺了出來,而排在第三個位置就是新晉司徒袁逢,此時袁逢,惡狠狠的瞪了前麵兩個位置,仿佛能將這缺席的人,給瞪死一般。

氣哄哄的他,一腳將麵前的桌案踢翻,口中怒吼:

“都是一群酒囊飯袋!廢物!糧餉、安家費收的不少,麵對曹軍卻一點反抗都沒有,養了這麽久,轉眼成了曹軍了!

許涼、伍宕,什麽原大將軍麾下大將,就是兩個草包,曹性一回來,就束手就擒了!”

“周陽!稍安勿躁!”

原何進府中掾吏,名士,丞相府長吏何顒,開口相勸。

原何進府中的主簿陳琳也在此列,不過他們位置都在袁逢後麵,而許涼、伍宕兩個武夫,自然是不能位列左首和次首的。

“伯求,你是不知道,這許涼、伍宕有多麽的厚顏無恥,當初是他兩……”

許涼、伍宕成了袁逢的出氣筒,頗有指桑罵槐的意思。

“周陽!”

主座上的當今丞相袁隗開口了,身為兄長卻明顯次於弟弟袁隗的袁逢,老實的收聲。

以此可以看出,他不愧是袁紹、袁術的生父,特別是嫡子袁術,恐怕有幾分脾氣就是繼承他的。

“前些日子,張旻前來道賀,說明了曹性的態度,這次曹性得勝回來,最是意氣風發之時,切不可亂了分寸!丞相之位已經坐實,且看看明日上朝之時,他有何話說!”

丞相府中,袁家人正在研究怎麽應對曹性。

後將軍府中,曹性卻在大吃大喝,確切的說,接待貴客,如果袁逢在此,肯定就會暴跳如雷,因為丞相府缺席的人就在這裏,包過左首和次首的人。

其中還有許涼、伍宕,如今這前腳還是丞相府倚重的將領,後腳,成了曹軍軍司馬。

這二位也是在史書上,留過名字,留名的一筆就來自於,向何進獻策,讓靈帝檢閱禦林軍,為此靈帝臨死前還當了一回“無上大將軍”!

至於能力,據情報也就是準一流、二流水平。

第二日,光熹二年元月初三,本是休沐的日子,因為曹性的回歸而百官上朝。

西北邊患被平,理論上天下再也沒有哪支軍隊可以比擬曹軍,十五萬大軍的回歸洛陽,加上原有的駐洛陽的河南尹的五萬大軍,洛陽周邊曹軍達到了二十一萬。

剛剛被袁家組織起來沒有兩月的一萬新卒,為曹軍湊出了這一萬的零頭。

此時此刻,百官再也不敢小看曹性,提起曹性的時候,本能的將他說成並州九卿出身之士族曹家,而不是雁門庶民曹。

朝會開始,百官紛紛與皇帝、太後拜年,隨著宦官開始進行朝禮,值得一提的是,這次上朝的宦官,不是張讓,也不是十常侍中的任何一位。

而是一位名聲不顯的宦官,身上中常侍的官服都可以看出來,其是新人。

這位新人任中常侍,剛剛與百官配合著,行完朝禮。

劉辮已經開口說話了,這是他上朝有數的幾次發言,其對著作揖的百官一揮手:

“眾愛卿平身,朕持掌天下也有半年,如今進入光熹二年,各地叛亂多有清平,朝堂之上一片光明……”

長篇大論長達數千字,而劉辮就像一位蹩腳的演員,表情麻木的快要睡著了,如同背讀台詞一般,期間新任的中常侍,還不時小聲提醒。

哪怕如此,百官也得恭恭敬敬的聽著。

在中常侍的咳嗽聲下,劉辮說出了長篇大論的結尾,可能實在是背累了,形容詞直接都改成了一樣的:

“太尉丁宮勞苦功高,入錄尚書事,為尚書仆射!

司空許相勞苦功高,入尚書事,為吏部尚書!

司徒袁逢勞苦……博學廣才,入宮為朕之師,升太傅!

少府王允升司徒,入尚書事,為禮部尚書!”

劉辮以為總算背讀完了,就要散朝,中常侍連忙小聲提醒,耳語了幾遍,隻見劉辮點了點頭:

“尚書台製度有些荒廢了,得改,就從名字改起,以後,尚書台更名為內閣,取名宮內閣殿之意,內閣之長設尚書令由丞相袁隗兼任,次長設尚書仆射。

六曹尚書更名為六部尚書,三公曹更名戶部,吏曹更名吏部,民曹更名民部,餘等對應禮部、兵部、刑部、工部!

尚書令、尚書仆射、六部尚書,共八人組成內閣,授各殿大博士銜,秩千石!

內閣輔助朕處理一切政務。

內閣之下,又有國會,原尚書台尚書左右丞2人、尚書侍郎36人、尚書令史18人,共56人,皆入國會,這些職位皆由朝廷官員兼任。

同時天下十三州一百零五郡國,每州出2人,每郡出1人,共131人,填補國會。

朝官加地方州郡官,共187人,在國會期間授予國士頭銜!秩六百石!

國士有監督權、國會時參與國策製定權!”

此話從木訥的劉辮口中說出,讓袁隗、袁逢驚的說不出話來,耐人尋味的是,三公都入了內閣,而位高於三公半級的太傅袁逢卻沒有。

這讓兩人想起了昨日為何許相、丁宮、王允會缺席。

內閣國會等於總攬了天下大權。

讓他們驚的說不出話的是,在場百官,除了他們一係的,雖也驚訝,但更多的是眼神透露著興奮,由此可見,他們是知情者,隻有昨日還研究著怎麽對付曹性的袁家一係,被瞞在鼓裏!

劉辮接下來的話,更是讓袁家一係之外的百官,發出沸騰的聲音。

劉辮將他背讀的最後一句話說出:

“殿前大博士、國會國士由皇帝欽點,俸祿都為特加,可與職位疊加!”

千石、六百石如果是唯一的俸祿,那說明這官職隻能算中低級官員,當初尚書台就是如此。

但成了可疊加的之後,如九卿本為中兩千石,加上尚書就成了三千石,地方縣令為六百石,有幸加上國士,就是一千二百石,比郡丞還高。

劉辮剛剛說完,三公許相、丁宮、王允,領著大半的官員,拱手作揖:“陛下聖明!”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