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講故事

人民日報評論部

梁家河的變化

書名:習近平講故事 作者:人民日報評論部 字數:2482

上世紀60年代末,我才十幾歲,就從北京到中國陝西省延安市一個叫梁家河的小村莊插隊當農民,在那兒度過了7年時光。那時候,我和鄉親們都住在土窯裏、睡在土炕上,鄉親們生活十分貧困,經常是幾個月吃不到一塊肉。我了解鄉親們最需要什麽!後來,我當了這個村子的黨支部書記,帶領鄉親們發展生產。我了解老百姓需要什麽。我很期盼的一件事,就是讓鄉親們飽餐一頓肉,並且經常吃上肉。但是,這個心願在當時是很難實現的。

今年春節,我回到這個小村子。梁家河修起了柏油路,鄉親們住上了磚瓦房,用上了互聯網,老人們享有基本養老,村民們有醫療保險,孩子們可以接受良好教育,當然吃肉已經不成問題。這使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中國夢是人民的夢,必須同中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結合起來才能取得成功。

——《在華盛頓州當地政府和美國友好團體聯合歡迎宴會上的演講》(2015年9月22日)

延伸閱讀

陝西延安60多公裏之外,陝北高原的山嶺腳下,有一個小村子,名叫梁家河。1969年初,小村子迎來了一支特殊的隊伍:不滿16歲的習近平,與14名北京八一中學的知青一起,徒步來到梁家河,在那裏開始了他7年的插隊歲月。

黃土地的生活很艱苦。那時的梁家河晚上沒有電,習近平與另外5個知青一起住窯洞、睡土炕。窯洞裏跳蚤很多,他被咬得渾身都是包,隻能在炕席下麵撒農藥粉滅蚤。一開始,他連掏地、種玉米、割麥子都不會,隻能跟著學,村子裏的農民咋做,他就咋做。從種地到拉煤,從打壩到挑糞,插隊那些年,習近平幾乎沒歇過,幾乎什麽活都幹過。村民張衛龐回憶道,“習近平是吃了苦的,跟我們一般苦”。

黃土地的生活也很充實。梁家河的插隊生活,不僅讓習近平鍛煉了“挑一二百斤麥子走10裏山路長時間不換肩”的毅力,學會了“擀麵條、蒸團子、醃酸菜,樣樣都行”的技能,還讓他有了一個施展才幹的舞台。在梁家河,習近平“幹活不惜力”,被認為“有知識、點子多”,是個“吃苦耐勞的好後生”,逐漸贏得了鄉親們的信任,先後入團入黨,還擔任了大隊黨支部書記。一次,習近平在報紙上看到四川一些農村在搞沼氣,便自費前往四川取經,回村後帶領村民修建了陝北第一口沼氣池,解決了村民做飯和照明的困難。為了增加農田麵積,寒冬時節,他帶著鄉親們一起修築淤地壩,每次都主動帶頭赤腳站在冰水裏鑿冰清理壩基。此外,習近平還幫著村裏建起了磨坊、裁縫鋪、鐵業社等,改善了大家的生活。

1975年,習近平離開梁家河村前往清華大學讀書。臨行前,大家排起了長隊為他送行,很多人都不舍地哭了。鄉親們還送給了他一個鑲著“貧下中農的好書記”的鏡框,以此表達大家的敬意。2015年2月春節前夕,已成為13億中國人民領路人的習近平,重回梁家河。看到曾一起生活、戰鬥過的鄉親,習近平動情地說:“當年,我人走了,但我把心留在了這裏。”

一位大國的國家主席,站在世界舞台中央向世人闡釋中國,沒有用宏大的場景描述,也沒有用什麽統計數字,而是選擇了一個對他個人而言最具意義的村莊。這樣的選擇,源自習近平不變的“初心”,而梁家河的今昔變化,也讓世人看到了中國的發展變化。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7年的農村生活,7年的同甘共苦,習近平收獲了成長,更堅定了信念。他在一篇文章中回憶道:15歲來到黃土地時,我迷惘、彷徨;22歲離開黃土地時,我已經有著堅定的人生目標,充滿自信。由迷惘到堅定,由彷徨到自信,這樣的轉變,就在於陝北高原培養了他不變的信念:要為人民做實事,要與人民心在一起、苦在一起、幹在一起。他最初對“人民”二字的體悟,就來自梁家河,來自那些讓習近平始終魂牽夢縈的鄉親。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