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講故事

人民日報評論部

114個字的碑文

書名:習近平講故事 作者:人民日報評論部 字數:2089

毛澤東同誌為人民英雄紀念碑起草的碑文,隻有114個字,卻反映了一部中國近代史。1975年,鄧小平同誌負責起草周恩來總理在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的報告,隻用了五千字。後來談到這件事的時候,鄧小平同誌說:“毛主席指定我負責起草,要求不得超過五千字,我完成了任務。五千字,不是也很管用嗎?”

——《努力克服不良文風,積極倡導優良文風——在中央黨校2010年春季學期第二批入學學員開學典禮上的講話》(2010年5月12日)

延伸閱讀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在北平召開。為紀念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會議決定在首都北京天安門外建立人民英雄紀念碑。毛澤東撰寫碑文:“三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三十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時起,為了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曆次鬥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短短114個字,一氣嗬成,雄勁有力,鮮明表達出對人民英雄的敬仰和緬懷之情。

1975年1月13日至17日,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北京舉行,這是“文化大革命”期間召開的唯一一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鑒於國務院總理周恩來的身體情況,時任第一副總理的鄧小平,受毛澤東委托代周恩來主持起草政府工作報告。鄧小平不僅將報告的總字數壓縮到5000字,還帶領起草小組克服重重阻力,將周恩來長期以來關於“四個現代化”的思想作為重點寫入報告文稿中。實現“四個現代化”的宏偉目標一經報道,立刻振奮起全黨全國人民衝破“文革”束縛的信心。鄧小平由此感慨:“五千字,不是也很管用嗎?”

文風提倡短實新,反對假大空,習近平是這樣要求的,也是這樣示範的。早在1984年,時任河北省正定縣委書記的習近平,第一次在《人民日報》發表署名文章《中青年幹部要“尊老”》,就已經展現出質樸文風。2003年到2007年擔任浙江省委書記期間,習近平在《浙江日報》“之江新語”專欄發表短論232篇。這些作品大多不過寥寥三五百字,沒有空話套話官話,引經據典、論述有力,講道理淺顯易懂,談問題直擊痛點,文章中的許多思想和提法,現在看來依然值得咀嚼回味。

文風體現作風,文風反映領導幹部的能力和水平。文風問題備受習近平關注。關於文風,有一種錯誤認識是:文章越長越代表有水平。習近平列舉人民英雄紀念碑碑文隻有114個字、鄧小平代周恩來主持起草5000字政府工作報告的例子,意在說明短文亦可以托舉起豐富內容,文章應當盡可能做到短小精悍、言簡意賅、內容深刻。

習近平曾援引過《莊子》裏的一則典故:“長者不為有餘,短者不為不足。是故鳧脛雖短,續之則憂;鶴脛雖長,斷之則悲。”意思是說,野鴨子的腿雖然很短,給它接上一截它就要發愁;仙鶴的腿雖然很長,給它截去一段它就要悲傷。這個道理同樣適用於寫文章。就此他指出,就今天來說,把“野鴨子的腿加長”的文章太多了,提倡短文章、短講話、短文件是當前改進文風的主要任務。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