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生在西晉末

瘋子161414

第603章 輿論之爭

書名:求生在西晉末 作者:瘋子161414 字數:5313

永年元年開春以來,整個中原大地居然隻落了一場小雨,再加上去年冬季很少下雪,讓燕國上下意識到今年中原一帶旱災、蝗災將不可避免。

如果旱災是發生在關中、遼東等水利發達的區域,衛朔也不會感到心急。可偏偏災害即將在剛剛收複的中原之地爆發,為此燕國上下不得不全力投入到緊張的抗旱救災之中。

旱災往往伴隨著蝗災,兩大災害在古代是一場巨大災難,若處置不當會引發改朝換代這樣天崩地裂的大事發生。

在春初雪融的時候,內閣協同工部、戶部以及地方官府,雇傭大批民眾全力搶修中原水利設施,為此甚至將大運河工程都暫時停止下來。

除此之外,為了防止有人借天災牟利,衛朔特別行文中原各地,不但大肆減免當地百姓承擔的稅賦,還嚴禁天災期間禁止土地買賣。

另外,為了幫助災民渡過難關,錢莊還會給災民提供低息貸款。

最後,各地作坊開始緊急趕製水車等抗旱器械,並通過直道運送至中原各地。

與此同時,報館在衛朔授意下開始了轟轟烈烈地宣傳,一時間中原即將遭受蝗災、旱災的消息傳遍天下。

雖然這樣做帶來不少混亂,但由於官府處置得當,百姓們得知官府已做好了全力賑災的準備,在經過最初的慌亂之後,漸漸穩定下來。

其實很多時候天災遠沒有人禍帶來的破壞力大,相比於天災帶來的危害,衛朔更害怕伴隨而來的人禍隱患。

然而就在燕國投入到一片火熱的抗災治蝗鬥爭中時,各地一部分舊有名士不甘心退出曆史舞台,竟借機造謠生事。

這些舊有名士高舉天人感應的大旗,將天災爆發的原因歸於燕國‘亂政’以及燕王‘暴虐’頭上,聲稱正是如此上天才會降臨天禍到中原百姓頭上。

不少舊有名士還聲淚俱下的上書‘勸諫’衛朔,要求燕王聽從民意,罷黜新政,並下罪己文書,以回歸傳統。

如果說中原河北一帶的名士子弟還奢望用表現獲得衛朔重用,那麽江左世家可就不會那麽客氣了,他們直接將矛頭指向衛朔。借口中原在殘暴羯胡的統治下都沒有發生蝗災,偏偏在燕國收複之後旱災、蝗災來勢洶洶,這充分說明了上天要懲罰‘某人’。

舊有名士直接忽略掉了燕國上下為賑災而付出的努力,也無視衛朔帶頭捐贈錢財。

總之他們隻考慮天災代表著天意,表示遼東統治不得人心。

這股謠言比自然災難還要來勢洶洶,讓衛朔和燕國上下憤怒萬分。

自中原、河北初定,衛朔從未拜訪過所謂的名士、隱士,這完全出乎了各地正待價而沽的世家名士的預料。

在某些名士眼中,衛朔起碼得拿出劉皇叔的做派,來個三顧茅廬才能體現出誠心來。

然而眾人卻不知,十年來隨著遼東大力推廣教育,讓衛朔擁有了足夠多的人才儲備,他根本不再需要像眼前那樣去費盡心思拉攏人才。

卻不料衛朔的‘無動於衷’挑動了某些世家名士內心的敏感神經,正好借著此次天災之際,他們紛紛想著給衛朔一個教訓,好讓衛朔知道他們的厲害,進而用‘八抬大轎’將他們請回去。

“諸位,按說眼下正值抗旱救災之關鍵,我們不該浪費時間坐在這裏,但眼下外界輿論洶洶,大有不達目的誓不罷休之勢。”

“況且外界輿論已漸漸影響到抗災行動,由不得我們不慎重對待。”

“主公擔憂甚是有理,原本以為外界吵幾天就過去了,卻不想有人想渾水摸魚。”

“眼下江左那幫名士高舉天人感應的大旗,將已爆發的旱災以及即將爆發的蝗災全歸於主公頭上,實在是大逆不道。”

“還有一些狗屁名士竟要求燕國上下放棄一切賑災計劃,聲稱隻要在旱災、蝗災麵前虔誠悔過就能得到上天原諒,進而避免災害發生。”

聽著莫含滿口抱怨,燕國上下包括衛朔在內臉色都不太好看。其實衛朔並不禁止外人非議‘朝政’,但是眼前舊有名士的言論已經影響到中原穩定,這便不能被他容忍。

“如果那些名士隻是隨便抱怨幾句,遼東也不會拿他們怎樣,畢竟燕國一向標榜不以言罪人。然而他們都是當地有名望的世家子弟,某些言論在百姓中有著不小影響力。”

“臣聽說許多百姓都受到了蠱惑,對燕國組織的救災行動充滿消極情緒,甚至有些地方官吏都變得人心惶惶!”

“諸位對此有什麽看法?”

“主公,臣以為燕國應當發動輿論力量,對他們發動反擊。”莫含斬釘截鐵道。

“且細言之!”

“諾!”莫含聞言侃侃而談道:“臣建議讓燕國各大學堂山長、博士、教授在報館上發表文章,從根子上擊敗對方,不然即便此次我們通過行政手段強力壓服對方,日後有機會還會有人跳出來煽陰風、點陰火。”

“不錯,世容此言甚善,既然是輿論問題,那就隻能用輿論力量解決。動用行政手段隻是治標不治本,能解決了一時問題,卻解決不能從根子上解決問題。”

衛朔對莫含的建議表達了強烈支持,他站起來揮舞著雙手激動道:“燕國在各大學堂養士十多年,也到了他們為燕國拋頭顱灑熱血的時候。我相信劉公、皇甫方回、朱左車、董景道等大儒、名士的學問不比他們差。”

很快在衛朔授意下,燕國各大學堂博士、名士紛紛在報刊上發表文章,大肆歌頌遼東官府如何組織百姓抗旱治蝗。

在燕國輿論下,大災大難曆朝曆代都有,隻有賢明者才會主動承擔起應有責任,率領民眾抵禦災害。甚至有不少文章更是毫不客氣地斥責江東名士、舊有名士不顧百姓死活,妄論天意,推卸責任,這才是真正的人禍。

得知燕國文人如此強詞奪理,江東名士非常氣憤,他們在有心人組織下與燕國文人展開了激烈辯論,繼續宣揚天人感應的理論。

不過,衛朔還是小覷了傳統理論的影響力,自董仲舒建立了天人感應學說,這一套理論被曆代官府接受,想要擊敗對方談何容易?

多虧了燕國掌握著大量報館,如此才能在這場辯論中讓燕國立於不敗之地。很快江左名士就意識到了這一點,但他們並未屈服,依舊通過各種渠道與燕國文人展開辯論。

沒能在輿論上擊敗傳統士族,讓衛朔有點兒遺憾,但他相信等夏季治蝗成功,輿論一定徹底站在燕國一方。屆時才是燕國對傳統士族發動致命一擊的時候,從而減弱傳統士族在遼東的影響力。

與此同時闡教這個時候發揮了巨大作用,在掌教、天師、道長、真人的影響下,各地教眾幾乎沒有受到傳統輿論影響,反而堅定地站在燕國一方。

教民們認為這不是上天對燕國的警示,相反這是大天尊對中原民眾不信闡教的懲戒。

再加上闡教這麽攪和,天下有關天災的這番輿論爭執,徹底進入相持階段。除了部分閑的蛋疼的名士還在關注外,中原普通民眾已是火燒眉毛,正在官府組織下全力自救,哪裏還有精力關注天災是有什麽引起的?

雖然經曆了一番波折,但燕國推行的各項賑災計劃還是有條不紊地推行下去。從這點來說,讓衛朔頗感欣慰。(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