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生在西晉末

瘋子161414

第314章 欲行科舉

書名:求生在西晉末 作者:瘋子161414 字數:5360

等衛朔將並州、雍州兩地政事安排妥當之後,時間已到了建興三年十二月上旬,距離過年隻剩下半月時間,按照以往習慣,他還是要返回薊城陪同家人一起過年。

十二月初十,鎮北將軍衛朔自雁門關啟程踏上東歸路途。

此次遼東軍入關總體來說達到了預期目的,不僅成功阻止匈奴人圖謀關隴野心,又趁機收複雍州北部以為立足之地。

陳安是首次從遙遠的隴西來到幽燕大地,看著沿途一片祥和景象,突然之間他明白了為何遼東軍總是戰無不勝。是安寧富足的生活給了遼東軍排除一切艱難險阻的強大信念。

十二月底,衛朔一行終於回到薊城。

“臣等恭迎主公得勝歸來!”高瞻、劉翰、皇甫岌、宋奭、北宮純、衛雄等留守在幽燕的遼東眾文武出城十裏相迎。

“諸位先生坐鎮幽燕,殫精竭慮籌措糧草,才讓雍州賑災順利繼續下去,可以說此次遼東能順利立足關中,諸位功莫大焉。”

“主公過譽了,這是臣等本分職責所在,當不得主公如此盛讚。”

“哈哈哈……”

鎮北將軍出征關中勝利班師薊城,再加上臨近春節,整個薊城突然爆發極大的熱情,全城百姓、官員全都陷入了狂歡之中。

本以為回到薊城可以好好休息一下,卻沒想到剛一回來,隻休息了一日,高瞻、劉翰、皇甫岌三人聯袂來訪,讓衛朔不得不再次忙起政務來。

“諸位先生聯袂而來想必是遇到了什麽難題?”

“主公慧眼如炬,明察萬裏,我等的確是遇到了難題。自永嘉七年起州學招收第一批學子以來。到了明年六月份第一批州學學子將從學堂畢業,關於他們的去留至今牧府上下尚未拿出一個可行方案來。”

“哦?說說看,大家的分歧都在什麽地方?”一聽這事衛朔突然來了興趣。

“五花八門,說什麽的都有。有的建議按照九品中正製考核後直接授予官職,納入官府體係;有的則認為九品中正製與遼東推行的學堂製不符,建議改革人才選拔製度;有的幹脆提出讓學堂代替官府考察學子的做官能力。畢竟學院出自學堂,沒有人比學堂博士更了解學子能力大小。”

“九品中正製是肯定不行的,我遼東簡拔人才一向以才能為標準,從不以門第高低來定職位。讓學堂代替官府同樣不妥,日後難保不會出現官學權勾結在一起私相授受情況。”

“嗯,景前言之有理,是時候推出新的人才選拔製度了!”

“主公是不是早有打算?”

見衛朔一副言之鑿鑿的樣子,高瞻、劉翰、皇甫岌三人頓時意識到怕是自家主公對今日之事早有預料,而且心中已有了解決辦法。

“也可以這麽說。其實早還在嶗山上當流民時,我就曾與子文就九品中正製討論過人才選拔製度,當初還承諾將此事交給子文去辦,可如今看來子文坐鎮嶗山,管著嶗山商社,職責重要,怕是沒機會插手此事了。”

“朔打算在幽燕推行科舉製,以代替目前流行的九品選官製。”

“科舉製?主公。何為科舉製?”眾人均不解其意摸不著頭腦。

“科舉又稱科考,簡而言之便是用考試的方式來選拔人才。考什麽、怎麽考均由官府來定。學子通過考試相當於獲得了進入官場的許可,經過一番曆練便可授予正式官職。沒有通過考試的人,不好意思將永遠也不可能進入官場。”

“而且官府舉行的科考將不再以學子的出身作為考核標準,隻以學子在考場上所得的成績而論。科舉考試的目的是選拔出官府需要的人才,而不是去平定一個人品德高低,故科舉的核心便是唯才是舉。”

“以後遼東是不是不再有蔭官?以後官員貴族子弟若想做官是不是也得參加科舉?”

“當然。這是必須的,在遼東唯有科考得官一個途徑。”

“唯才是舉?科舉得官?隻怕此策一出遼東真要成眾矢之的了!”劉翰滿臉苦笑道。

高瞻、皇甫岌聞言亦是滿臉苦色,以前遼東推行均田製、釋奴令、庶紳一體納稅等僅僅是拿世家經濟特權開刀,而今這科舉製顯然是要拔除世家在政治上的特權。自秦漢以來,世家、貴族便天然擁有做官的特權。從來沒有被剝奪過。

衛朔行此法也是出於無奈,曆朝曆代開國貴族似乎都逃不了逐漸腐化墮落這一命運,而蔭官待遇就是導致貴族失去競爭意識,最終徹底墮落下去的主要原因。衛朔要做的便是引入競爭,避免貴族走上原來的老路。

在遼東就算你的父輩再強,若是子孫後代不爭氣,不好意思你們家或許隻能興盛一代,到了下一代若沒有官方代言人,走向衰落是必然的。為了保住家族富貴,將逼得貴族們不得不重視後代教育,如此足以延緩貴族腐化墮落。

“眾矢之的又如何?虱子多了不怕咬,債多了不愁。反正遼東早就將各地世家得罪死了,再多些仇怨也沒什麽。另外,諸位無需為自家富貴擔憂,雖說科考是進入仕途的唯一途徑,但怎麽說爾等也為遼東發展壯大付出了心血,因此諸位子弟還是會受到某些優待的。”

“主公,若是科舉製度被全麵推廣,將徹底觸到世家的痛楚,恐怕要引起世家強烈反彈!”

“嗯哼!此策一出,遼東將永無寧日!就看諸位先生可有膽量與我闖出一條康莊大道來。”

“臣等敢不效死力!”高瞻、劉翰、皇甫岌紛紛起身表決心。

“好,有諸位相助,何愁大事不成?我意年前就將科舉風聲放出去,將考試時間定在來年九月份,如此一來起碼有大半年時間可用來做準備工作。”

皇甫岌雙手一攤說道:“主公,考試內容倒還容易確定,隻是具體該如何操作?”

在眾人中,隻有衛朔知道科舉到底是怎麽一回事,其他三人到現在腦海中還是一團漿糊。皇甫岌作為學曹主事,主官學堂、教育,自認為與科考關係最為密切,自然最關心科考。

“具體來說,科舉考試共分資格考試和定職考試。另外,我打算新成立一個吏曹,由該曹負責資格考試,資格考試顧名思義,通過了便自動獲得做官資格。”

“而根據定職考試將結果決定學子最終去留和職位,資格考試內容將以新儒學、算學為重點。而定職考試則根據各曹所需考察不同的重點,如算學、律法、商學、墨學等等。”

“所謂在其職謀其位,比如想進入廷尉府當官的學子,必須通過律法考試;一縣之主簿需要相應的賬目計算能力;管市舶司的需要相應的商業謀劃能力。”

“說白了,通過科考隻選拔出遼東需要的人才!”

“主公,一次科考選拔多少人?有沒有最高限額?”

“當然有限額,考慮到眼下遼東僅僅下轄兩州之地,還不需要太多的官員,再加上首次舉行科舉,不可能讓太多人通過考試。按照我的預計,暫時每年官府先給予一百個名額,等以後再根據實際情況調整。”

“另外,為了防止造成冗官冗吏現象,以後吏曹將擔負起官員考察工作,並製定出相應的退休、提拔等製度,以此來規範官員管理。”

衛朔最煩終身製了,他以為曆史上宋朝之所以造成冗官冗吏,與朝廷官員隻進不出有很大關係。在古代除非官員主動高老還鄉,否則隻要他不犯錯誤,基本上就能在仕途上待一輩子。(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