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之小作家

康帕烏斯

第117章 投資者?競爭者?

書名:九一之小作家 作者:康帕烏斯 字數:4019

老區長聽得津津有味道:“這都是免費的廣告啊!我在南塘住了近十年,了解這裏的每一棟房子,但要我說出裏麵的道道來,還真是力有未逮,隻有你們年輕人,才有精力去研究曆史研究文化。”

楊子建也不謙虛,帶著強烈的自豪感道:“南塘鎮的優點,就在於它是曆史的活化石。在這裏,可以看到曆史名人的足跡,更可以看到傳統文化的脈絡。我舉個例子,南塘有完整的社學兩座、書院三座,其中一座書院是朱熹建的,楊時也建過一座,但北幟峰楊氏莊園在十年****被整個燒毀了……社學和書院是古代的公立小學和私立中學,如果把文廟也建一座,就等於有了公立大學,就可以編成一條旅遊線路,遊客遊覽一遍,等於了解古代人是怎麽讀書考科學的,從旅遊中了解古代教育製度,對開展鄉土文化教育意義重大!”

許平凡和馬援朝聽了,眼睛一亮,原來古鎮旅遊還可以這麽玩!

楊子建腦洞大開道:“當閩學古鎮的品牌馳名中外後,我們還可以搞一個閩學研究會,聘請全國著名的國學教授、學者、作家當顧問,然後在旅遊區搞一搞‘民間科舉’,就是一種傳統學術愛好。遊客來這裏玩,可以免費報名到南塘社學考一考,就就是做選擇題,隻要記熟小學中學裏的文言詩詞,讀過《論語》《孟子》,基本就能考上了,然後我們就用閩學研究會的名義,給他們頒發‘名譽秀才’證書。這樣,遊客留在南塘的時間就得變長了,吃住消費就增加。”

眾人聽了,像怪物一般看著楊子建,這都能想得出來,用“考秀才”來拉動消費!

楊子建笑道:“古代三年一次的科舉會試,全國各地的學子進京城,實際上就搞活了京城的吃住行遊購娛各方麵的旅遊經濟!”

老區長指著許平凡和馬援朝道:“記下,記下,這個想法很不錯,民間科舉嘛,學術愛好嘛,名譽性質的秀才舉人進士都要考一考,還要搞權威一點,嚴肅一點,請大學專家學者做考官和評委,嗬嗬嗬,甚至評出狀元來!咱們可是朱熹楊時的故鄉,可以理直氣壯的搞!”

書記和鎮長像小學生一樣,立即掏出筆記本,認真地把楊子建的建議給記了下來。

汪灩站在楊子建的身後,看他瀟灑自信地給正處級退休幹部解說建議出主意,毫不怯場,口若懸河,她就感同身受,說不出的驕傲,含情脈脈,充滿愛意。

汪所長則有些心態複雜,作為老公安,讀過心理學,人生閱曆豐富,當然看得出女兒情根深重,已經暫時離不開楊子建了,想到女兒不再是自家的了,有時真想拔出手槍,把楊子建這臭小子給崩了!

但同時,他也知道,女兒有理想有分寸,楊子建也相當厚道內斂,兩人不會做傷風敗俗之舉,很有些革命感情的味道。

基於這點,女兒一直想當寄宿生,他最後還是同意了。

當然,這也跟他有了人生新目標、工作太忙大有關係。

屠宰戶集資搶劫案完美破案後,汪所長受到各方肯定表揚,整個案例被立為典範。他在區政法委書記的支持下,正式接受組織考核,準備提拔為副局長,因此這段時候他工作非常繁忙,應酬眾多,加上汪夫人也是大忙人,夫妻倆已經沒空照顧女兒了。

更不用說,破案還得歸功於楊子建的推理,再想想案子為什麽會花落城西所,歸根到底,是楊子建為首寫的那篇新聞發表了。

現在楊子建名氣可大了,據女兒說,他已經在省級、國級報刊發表文章,在日報、青年報開專欄,成了“小社會名流”。當然,社會名人必然要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起碼個人形象、生活作風會被學校、家庭和社會格外關注,因此汪所長認為即使出現早戀,在這種層層監視和壓力下,在這種社會道德環境下,也出不了大事。

何況女孩子要思春,那是越阻止就越來勁的,堵不如疏。

老區長思維被楊子建的腦洞給打開,興致大濃,放慢腳步道:“閩省是僑省,南塘雖然華僑不是很多,但解放前赴台的同胞卻不少,他們受傳統文化影響,總希望落葉歸根,回報家鄉,這就是優勢。閩學在日本、韓國、越南、新加坡等國影響很大,到時會有很多人來觀光投資,我當書記時,中心小學的教學樓、初中的宿舍樓、還有幾個鄉下小學,都是華僑捐錢建的。”

藍雪插口道:“叔爺,我爸爸好像也打算投資。”

老區長又驚又喜道:“怎麽,小六不做鄉鎮企業了?”

“照樣做,”藍雪轉頭對老區長和許書記道,“我爸隻是說過有這打算,他是在南塘鎮出生的,要為南塘做點貢獻,因此也想入股,不過,建設局的七叔反對,他認為南塘退早會變成另一個虎川水庫……”

老區長不屑道:“小七當年支持虎川鄉經委集資搞虎川景區,結果成了一個大敗筆,市建設局每年補貼十幾萬,膽子給嚇破了。”

許書記連忙解釋道:“我們會吸取虎川的教訓,上海金點子公司已經和我們簽了投資協議,頭一筆資金已經到位,並在上海招聘先進的企業管理人才到南塘協助公司管理,鎮裏主要負責民居保護、基礎設施、政策服務等,所以我們不會變成虎川水庫的。”

楊子建心裏有些複雜,藍氏家族才是真正的地頭蛇、巨無霸啊,日後南劍市“抓大放小”、“國企改製”、“破產拍賣”,藍家可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南劍各行各業都有他們的影子,自己要將旅遊區收為已有,要麵對一個龐大的競爭對手!

在楊子建患得患失、思緒萬千中,眾人走進月門,繞過一麵影壁,走過十米走道,來到一座精致的垂花門。

門口處,易教授帶著兩名學生,站立迎接,仿佛他們成了這裏的主人!

楊子建有些激動,這可是後世所見的文化名人啊,當年,他就想當易教授這樣能寫、會說、更能上電視的文化明星。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猜你喜歡